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02日
第A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人代倡建文保國家實驗室

人代倡建文保國家實驗室

“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不同材質文物的保護技術研發有序推進,一大批瀕危珍貴文物得到有效保護。但面對大量亟待保護的文化遺產,基礎研究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文物保護迫在眉睫

在近三千名全國人大代表中,蘇伯民是為數不多直接從事文物保護的工作者。

在西北大漠守護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近三十年的他,近年提出“文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文物保護的專業性”等建議。而“依託敦煌研究院組建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則被其視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科技供給能力明顯不足,價值挖掘、病害機理、保護材料與工藝研發、預控指標等基礎研究相對薄弱,保護理論體系尚未形成……蘇伯民分析稱,目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遺產大國地位不匹配,缺少文化遺產領域國家級的基礎研究平台支撐,制約中國由文化遺產大國向文化遺產強國轉變。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官方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具備先進科研裝備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建設首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於提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蘇伯民說。

創新研究走在前列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已充分認識到建設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連續發文稱“加強科技支撐,建設文物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統籌考慮建設相關領域跨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

作為中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機構和世界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七年以來,不僅多項創新研究在文物保護領域走在了中國前列,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物保護與數字化關鍵技術,還培養了具有國際視野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實踐團隊。

蘇伯民表示,該實驗室將最終建成“一帶一路”最有影響力的文化遺產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基地,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基地,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和敦煌學研究基地。

(蘭州一日電)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2021-03-02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3923.html 1 人代倡建文保國家實驗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