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如何織牢公衛防護網?
據中新社消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中國及世界。截至二月廿七日廿四時,中國內地已連續廿一天無新增本土病例;截至二月九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四千○五十二萬劑次疫苗。在即將到來的後疫情時代,中國如何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無疑將是今年全國兩會的大熱話題。
本報綜合報道
打好“安全補丁”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不少中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短板。如疫情之初的醫療資源分佈不均、醫療物資儲備不足、應急響應機制不暢等。
如何“織網”,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打好“安全補丁”無疑是首要任務。中國高層多次強調,要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
“面對可能出現的新的未知公共衛生風險,中國應急管理能力在多個環節都面臨新挑戰。”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常健指出,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從監測預警上充分考慮未知風險,進而明確將要採取的措施和調動的資源。
解釋“系統重塑”
公眾衛生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應急響應、疾控預防、醫療救治、人才培養、信息科技、法制保障等諸多方面。要織好這張防護網,須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理順多方面體制機制關係,穿針引線,把網織牢織密。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出了“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的十二字總體要求,指明這項工作的改革方向。
專家特別解釋“系統重塑”,認為這可以視作將紛雜的“線頭”理順、紥緊,將從過去專業條塊管理轉為社會各部門高度協同綜合管理,從單一主體管理轉為多方參與管理,發揮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的作用。
專家他認為,特別需要形成規範化程度較高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用“法網”兜底保障“防護網”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全民共織防護網
在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鬥爭中,民眾廣泛參與,中國全社會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編織一張公共衛生防護的大網,同樣也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
“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需要落腳到公眾參與,公眾應該進一步加強防護意識,這是應對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經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培養民眾的健康生活意識需要強化公共衛生的道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進而營造健康的社會氛圍。
疫情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並指出要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係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
補齊短板弱項,重塑醫衛體系,全民共織一張網……可以期待,經過代表委員們在這次兩會期間的深入討論,後疫情時代,如何更好構築公共衛生防護網的答案將更為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