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局正收集站點乘客人數及時段等數據
兩巴線合倂時間未定
【本報消息】本澳現有八十九條巴士路線,當局不時重整、合併部分線路,以提升路網運力及效能。交通事務局日前透露,考慮合併18A和19號線巴士,交通管理廳長曾祥軒表示,正研究和收集各站點拍卡市民人數及時段等數據,暫未有合併時間表。
交通局廳長曾祥軒、運輸管理處長何振濤,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新福利副總經理李啓見昨日出席《澳門講場》,探討提升巴士服務。
由交諮會討論合倂
17號線巴士月前轉中巴備受關注,近日當局又透露與巴士公司商討,考慮合併18A和19號線。曾祥軒昨日受訪表示,這兩條路線現每日配廿二輛車(各十一輛),日均載客為七千至七千五百人次。但兩條路線的中間段有七、八成站點重疊,故研究合併。合併後會改用較大車型並簡化路線,在影響交通最小的情況下令市民更易上車,體感更好。合併計劃會交由交諮會討論,暫未有時間表。
有市民擔心合併後反而難上車。曾祥軒回應稱,根據7號和7A二○一七年四月合倂的經驗,合併後轉用較大車型的巴士營運乘客量增加,使用車輛數目亦下降,有助乘客上車及改善交通狀況。但合併巴士路線無關會否新增路線,只是希望市民更易上車及改善交通狀況。
17號中巴長者多乘
行經東望洋新街的17號巴士轉用中巴,近日又新增17S路線,市民關注效益。曾祥軒表示,17號線日均約一萬人次乘搭,考慮到小巴不便長者上落,故轉用中巴。對比去年十二月,巴士日均乘客由一萬一千人次增至目前一萬三千人次,每班車的乘客有雙位數增長。17號線轉為中巴後,市民尤其長者都易上落車。
李啓見稱,17號線過去用小巴時每日不足二千長者使用,轉用中巴後每日超過二千五百名長者,殘疾人士亦由原來的一百四十八人次增加至逾二百人次。17S則疏導皇朝至關閘的客流,現時17號線整體運力提升近七成。
快線貴一文補成本
有市民質疑為何快線巴士票價較其他路線多一元?曾祥軒解釋,快線較快及站點較少,營運成本相對較高,是增加收費的一個因素。現時巴士票價無法彌補成本,巴士公司要有穩建的財務狀況才能提供好的服務。目前巴士成本每程約七元,政府每年補貼約十億元,現時希望改善巴士服務,讓市民給三、四元便可得到想要的公交服務。會否檢討巴士收費?曾祥軒稱,會不斷檢視巴士優惠政策,現時仍在觀察運作成本、財務等,故一段時間內仍會維持現時票價。
質疑標示存在誤導
市民認同新合同生效後巴士服務提升,但仍有個別車長在路中心上落客、巴士違泊等。另外提到亞馬喇前地巴士站的路線較多往氹仔,往澳門的則改在葡京巴士站,建議當局調整。
亦有市民關注特班車的服務時間。何振濤稱,新巴士合同今年一月一日生效,當中一項是加強彈性,已要求巴士公司根據客況加開特班車。恆常會要求巴士公司審視時間及需要來調整。
多名市民反映巴士標識存在誤導,大多質疑總站在牧場街的16號線標示着“近關閘”明顯誤導,因爲巴士站與關閘距離約五百米。李啓見解釋,其他城市的巴士公司都會使用該表述方式,出發點是讓市民有多一個乘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