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十天錄逾萬人次參觀
新春懷舊展增本地歸屬感
【本報消息】今年新春,於市政署畫廊舉行的“舊日 · 新年”澳門新春懷舊展反應不俗,初一至昨日止共錄得逾一萬參觀人次。主辦方希望通過“澳門情懷”系列展覽,說好“澳門故事”,讓大眾尋找昔日小城足跡。
展覽由澳門口述歷史協會主辦、市政署協辦,獲澳門文旅導賞協會支持。據了解,市政署自一九年成立後,先後與民間社團合作推出以“澳門情懷”為題的系列展覽,發掘本土過去的文化習俗,通過展覽平台重新呈現,特別讓年輕人認識到舊澳門的舊事舊物,增強對澳門的歸屬感。
融合教育觀賞
“澳門情懷”系列展覽集教育與觀賞於一身,並以市政設施為展示平台,推動民間社團策劃及主辦,提升本地社團策展能力。自二○一九年起,市政署先後推動多個民間社團舉辦不同主題的“澳門情懷”展覽,包括“獅躍龍騰迎雙慶”、“匠心傳承賀雙慶”、“童真玩趣懷舊玩具展”等,以龍獅文化、木工技藝及童年玩樂等不同領域,構建出本地風土文化的輪廓,說好“澳門故事”,讓年長一輩重溫過去,讓年輕一代加強認識。
與以往不同的是,市政署有感於前市政機構先後舉辦內地不同地區的新春習俗展,鮮有以澳門為主題的同類展覽,於是特邀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精心策劃及主辦這次“舊日 · 新年”澳門新春懷舊展,讓大眾感受昔日的澳門情懷,增添節日歡樂色彩。署方未來將繼續貫徹“澳門情懷”精神,深挖豐富的地道文化,以繽紛吸引的形式奉獻在大家眼前。
回憶傳統年味
口述歷史協會副理事長陳淑怡有感而發稱,“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是節慶文化中最隆重盛大的節日,是集祈福禳災、歡樂喜慶、娛樂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每當新年,街上居民絡繹,辦年貨、逛花市、準備年畫及賀年揮春、大掃除、串門拜年、廟宇求神,還有舞龍醒獅等傳統,熱鬧氣氛延綿數周。
澳門作為多元族群聚居生活的城市,新年笑臉早已超脫華洋隔閡、古今代溝,變成跨界、劃時代的習俗。傳統“賣懶”和“接財神”縱使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慢慢消失,但今時今日大眾所熱衷的“電子搶紅包”,以新形式出現,足見歡樂繼往開來,接年不息。
細味地道文化
陳淑怡特別提到,協會推出的“漁民口述訪談計劃”,全面記錄了大年初四船隻逐一在燃放炮仗後揚帆出海,俗稱“行張”。出海前,船隻還要朝媽閣廟“三前三後”表示敬意。完成系列儀式後,漁民便安心開展新一年的航程。
今年政府多番呼籲居民及外僱留澳度歲,正好可藉機細味地道的澳門春節文化,見證中華文化在澳門一脈相承,並在小城發揚光大的過程。走進展場,參觀者可重溫農曆新年的種種趣事,了解新年的文化價值。
展場分設四部分,包括“順景館”、“平安館”和“新光館”及多媒體區,展期至四月六日,期間設導賞及工作坊饗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