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舊區商戶因“沙紙契”無法加大電錶
街總冀業權與用電權分立
【本報消息】街總離島辦主任江旭純表示,近日收到有氹仔舊城區經營的商戶反映,因為“沙紙契”問題而無法加大電力,對營商增加一定難度,期望政府可把業權與用電使用權分開,相信既可吸引更多投資者落戶舊區帶動經濟,也可活化舊區建築,增文化體驗。
缺電增加營商難度
江旭純、氹促會副理事長林家全表示,近年相信不少居民或旅客都曾到訪氹仔舊城區兵房斜巷,巷內多了一些具文藝特色的咖啡店、“屋頂餐廳”等,成為時下青年的“打卡熱點”。然而,近日收到有在巷內營商的商戶反映,原來該巷一直存在用電不足的問題,以其中一家本地品牌的咖啡店為例,該店東主稱因應電力問題經常都無法使用較大功率的咖啡機,加上因應地權問題建築為“沙紙契”,電力有限,店內無法安裝較大馬力的空調,一到夏天或天氣炎熱時,便會顯得格外悶熱。隨着該店近年邀請本地藝術家繪畫外牆,吸引不少旅客到訪“打卡”,現已成為非官方的熱門旅遊景點,認為政府應多思考如何扶持這類中小企。
他們坦言,明白歷史等原因,“沙紙契”問題難以解決,但要豐富本澳旅遊元素,不可能單靠博彩旅遊。氹仔、路環都有許多類似的舊式建築,與其放任不顧,這些樓房無法修補至殘破不堪後清拆,倒不如參考外國等造法利用原有的舊式民居,結合餐飲文化成為另類的旅遊元素。故期望政府可考慮能否把業權與用電使用權分開,在處理這些舊城區建築時多從活化歷史文化和盤活舊區經濟為優先考量,相信衹要解決問題,定能探索出一條新出路,吸引更多外來投資者落戶舊區,帶動經濟,切實做到旅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