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里生活展
在澳門大大小小的街道中,有大約二百條以圍或里命名的街道,其中在大三巴附近的永福圍佔地面積較大、保存較完整,高低錯落的空間佈局及風格統一的傳統中式民宅,使永福圍具有明顯的圍里特色。
最近,永福圍部分房屋經過相關部門的修繕,開放予公眾參觀,並舉辦圍里生活文化展,透過插畫、錄像及圖片等展示方式,展示昔日澳門圍里居民的日常情景,呈現往昔圍里人文風情。
除此,展覽期間舉行多場親子活動,透過互動形式演繹澳門歷史故事,讓公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夠感受“老澳門”的生活,加深對圍里建築空間特色的了解。
提到澳門的圍和里,是現存最小層級的道路,寬度一般不超過三米,兩者空間特性極為相似。一般認為,其主要差異是圍只有一個入口,里則是雙向都開口的較長的巷道,但實際上也有一些在名稱用法與空間定義上分別不明確的例子。街道名冊中甚至有不少同時使用圍、里為同一條道路命名的情況。因此,仍有不少研究的空間。
圍里由於其獨特的肌理而形成自給自足的社區,很多圍里在門廊巷道可見牌坊、過街樓、土地公及水井等設施。現存的圍里主要分佈在內港一帶,是昔日華人聚居的主要區域。
永福圍內的青磚屋,是早期澳門常見的華人住宅,其中部分房屋樓高三層,入口設“凹斗門”,具有一定的氣勢,可能是昔日某些家族的大宅。而附近門樓亦帶西式山花設計,從現存的界石中可知曾是盛氏及趙氏的房屋,究竟還有甚麼特別的歷史?
可惜現時展覽較為簡單,內容與已出版的書籍相若,並未能完全反映該圍的獨特性。希望相關部門除了維修舊房屋,亦注意歷史的深度研究,免只停留於表面的懷舊與文創景點的營造。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