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針對式培訓助轉型再就業
疫情以來,失業率創十年來新高,幸好澳門疫情防控出色,快速擺脫低谷,失業率雖在高位,但較鄰近及外國已算溫和。去年第四季總體失業率百分之二點七,本地居民失業率百分之三點八,按季下跌。但值得留意的是,就業不足率不跌反升○點三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為兩萬多人。
疫情加劇大環境變動,包括就業市場。旅客量牽動澳門經濟命脈,隨着客量減少,企業開源節流,減少人手,刺激失業率飆升。有經援措施緩衝,加上去年九月迎來全國恢復自由行簽註,為市場帶來曙光。然而,外圍疫情反覆和制約旅客訪澳措施持續,本澳經濟復甦未如理想,企業仍面臨困境,業務銳減,用工意願和規模下降,打工仔求職相對困難。
就業市場遇冷,人員流動性大減,保住現有飯碗成多數打工仔的共識,但有的打工仔在經歷長時間無薪假、半薪假後,迫使轉身尋求兼職。有中小企反映居民求職趨活躍,同時,疫情促使新興經濟、平台出現,催生新崗位,對高失業率有所紓緩。另一方面,鑒於中小企前景、人員不確定性,企業更多傾向聘請兼職,令就業不足情況上升。
失業率緩和但不代表就業寒冬就此過去,就業不足率如今已超過失業率,大部分新增崗位都是兼職、臨時工或無保障的工作,政府須密切關注。就業不足,意味着員工無法獲得足夠的工作時間,賺不到足夠養活自家的錢。在經濟壓力、求職壓力、降薪凍薪壓力等傳導下,打工仔就業信心降低,屆時市場消費信心將更低迷,不利內需市場。
就業市場與經濟息息相關,踏入新一年,賭收、客量均未達標,商戶再度錯失黃金周,政府有必要加快經濟復甦步伐,加強擴客源進度,讓企業熬過寒冬。
同時,要有針對性提供本地人資需求缺口相銜接的培訓計劃,爭取新增兼職變正職崗位。否則,若只做表面工夫,即使有各式各樣的培訓計劃,亦難以實現轉型再就業。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