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大樓仍保留傳統
澳門市政模式源自葡萄牙,源自中世紀的歐洲。像歐洲多數國家的市政廳那樣,澳門市政廳面向市民,因此設有市政廳和法院的告示和通知之類的文件告示欄。早前經過市政署大樓,順便到裡面看看,驚奇地發現,回歸超過二十年了,大門內左側居然還保留着告示欄,上面仍然貼着市政署和初級法院的告示和通知之類的文件。儘管現在有關文件通常會通過掛號信通知相關市民,或者通過報紙、電視,通過記者會告知公眾。
市政署在回歸之前是澳門市政廳,前身是澳門議事會,主要管理居澳葡人社區的事務。其制度可以追溯至十六世紀。這種特殊的管理機構,類似“行會”。更重要的是,這種行會成為城市管理機構的一部分,內部有比較大的自治權,可以組織市民選舉、徵稅,還有警員等,被賦予政權性質。後來葡萄牙女王發佈了《王室制誥》,澳督的權力不斷擴大,議事會的權力被削弱。再後來,葡萄牙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澳門議事會的權力受到更大的制約,最終淪為市政機構,改名為澳門市政廳,負責管理澳門的市政事務,後來還設立市政議會。
澳門回歸後,根據《澳門基本法》,澳門市政廳不能具有政權性質,必須改變為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因此連名稱也改為臨時澳門市政局,後來易名為民政總署,再後來改為市政署。
如歐洲那樣,澳門城市少不了教堂、廣場、市政廳這三樣。只不過,在澳門,廣場通常翻譯為前地,由於市政署前身是議事會,因此前面的廣場,就稱為議事亭前地。市政廳大樓作為城市管理機構辦公的建築,是一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澳門也一樣,現已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
回歸後,澳門市政大樓仍然保留原來的面貌,只是去掉原來的市徽、葡萄牙語Leal Senado等字樣,換上特區區徽。此外,澳葡時期在一些場合使用的澳門市政廳市旗沒有了,換上特區區旗;以前外國元首訪問澳門時,由澳門市政廳授予“城市之鑰”的儀式也不會出現了。畢竟,市政機構已經是非政權性了。不過,市政廳裡面的東西基本沒有作出大的改變,包括藍白二色葡國瓷片裝飾及記載歷史的石刻、收藏外文古籍珍品的圖書館、花園內的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石像、舉辦各項藝術展覽的展覽廳,甚至歷任澳督的畫像,還保留了文首所說的告示欄。在這裡,可以看出特區政府對澳門過去那段歷史傳統文化的包容,以及照顧葡人及其後裔的歷史情意結。
回歸後市政廳必須改變為非政權性的市政機構,按照道理應該改其政權性質,而不一定要改名稱。結果卻兜兜轉轉,改了幾次名稱,後來才改了一個字,由市政“廳”改為市政“署”。真是莫名其妙。
郭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