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不一樣
近月,北方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多地出現本土個案,官方呼籲全國民眾就地過年,更出台不少鼓勵就地過年的政策措施。當時社會上曾有一些不理解的抱怨聲,但事實證明,這決策是正確的。整個春節期間,內地僅出現一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疫情被牢牢控制住了。昨日內地疫情高風險地區清零,曾是疫情重災區的石家莊今天也將恢復全市地鐵營運。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甚麼阻隔了一年一度的回家路?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的背景下,很多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的確,今年的中國春運,從過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二十多億人次,變得稀稀落落,途爲之大暢。內地春節假期於二月十七日結束,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今年春運期間客運總量下降較大。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最新消息,初步統計,預計春節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九千七百六十六點三萬人次,比二○二○年春節七天下降百分之五十七點九,比二○一九年春節七天下降百分之七十一點五。
原本以為再要被新冠疫情“毀了”的春節,過得之熱鬧堪稱是全國人民的一個驚喜,嚴格的疫情防控,換回“真金白銀”的獎勵。
八千二百一十億元!這是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的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八點七。
四點八億件!這是春節前六天,全國攬收的包裹數,這個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春節前六天,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了一千二百億元。
七十八億!截至十七日,二○二一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不僅超越二○一九年春節檔五十九億歷史紀錄,還創造“最高首日票房”、“最快突破十億票房”、“票房最高女導演”等多項紀錄。
線上消費快速增長,線下消費一片火熱。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生機蓬勃,活力釋放。年貨禮盒、家電家具、健身器材等傳統產品銷售旺盛。其中,珠寶首飾、服裝鞋帽、化妝品增幅都超過百分之一百;鮮花綠植、黃金飾品等節令商品銷量大增。春節期間,城市本地遊持續升溫,還催生了“宅旅遊”的新現象,酒店也成為“打卡”景區。
過去一年,中國妥善應對疫情衝擊,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就牛年開了個好頭。春節假期消費市場的熱度,也折射出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與潛力。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為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一樣的春節,預示不一樣的未來。春節的魅力不僅僅在於親人的相聚相擁,也在於對家人的守護、對國家的擔當。很多的防疫措施變成新常態,為的就是構建更安全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