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資源 推動海上遊
位於媽閣的臨時公共碼頭已建成並將投入使用。碼頭除作為公務船及救援船停泊外,當局有計劃用作海上遊、漁家樂等海上休閒活動船隻的上落點之一。同時通過在澳門半島及離島沿岸設置同類臨時碼頭,推動海上遊線路多元及便捷之外,並冀發揮海上交通的作用。
澳門作為一個沿海城市,昔日曾是舉足輕重的港口之一。但隨着近代澳門港口地位被鄰近地區取代,當年葡萄牙人登岸地點的媽閣皇家一號碼頭都已成為陸地的一部分,澳門與海洋的關係似漸被遺忘。
特區政府多年前提出支持業界推出海上觀光航線等旅遊產品,創建澳門海上遊品牌,希望讓遊客感受澳門與海洋之間的歷史與旅遊城市獨特氣息。有船公司曾於疫情前推出兩條海上遊航線,除在大型節慶活動如煙花匯演期間客量爆滿外,平日客量只有兩成,經營未如理想,不少居民遊客並不知悉澳門有海上遊活動。
鄰近珠海發展澳門環島遊有超過三十年的歷史,已擁有一定旅遊市場,加上價格及經營成本存在一定優勢,本澳海上遊要發展成為本地品牌並非易事。要迎難而上,必須做好本澳市場定位與區域協調發展,以及豐富本澳海上觀光旅遊產品內容。當中完善上落船點便是重要一環。
本澳雖擁有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管理權,但海洋對居民、遊客而言總是這麼近、那麼遠。要親近大海?除到黑沙、竹灣外,澳人又可以有何選擇?近年,當局在休漁期推出漁家樂活動,吸引不少居民參與,證明海上活動有一定吸引力。如何善用本澳海洋資源,發展海上遊,以至其他海上體育、休閒活動,豐富本地人餘暇生活之餘,更可以打造成旅遊項目,增加本澳旅遊元素。
當然,本澳海洋旅遊資源有限,海上旅遊產品需要立足區域合作,當局可以研究以先行先試方式,加強與鄰近地區合作,設計具灣區特色的海島旅遊路線,善用區內海洋資源,助力推動本澳旅遊城市發展、經濟適度多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