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眞偽辨
《管 · 樞言》:“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故先王貴善。”這幾句話說得不清不楚,教人摸不着頭腦。究竟所表達的是甚麼?容後再表。
就一個“善”字而談,善為何物?它無色、無味、無臭,甚至無形,很難考證它的真偽與有無。照字義解,善就是美好。從禍福去分辨,福就是善,相反,禍便是惡。《禮 · 中庸》:“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所以善雖沒有形象,但憑感覺可知。說到感覺,仍然十分抽象,那只好從《易 · 坤》的一句話顯現具象出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謂餘慶、餘殃,可能不會現眼報,但總會遺留給子孫、後代。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到,時辰未到。”雖然這是唯心論,但因作惡者的本身存在着心魔,往往由此暴露出來,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為惡者便有惡報。
《管》文:“為善者,非善也。”文意之所以難明,在於一個“為”字。原來,“為”字與“偽”通。假裝、欺詐也。《詩 · 唐風 · 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這是說:“人家的讒言假話,眞也不要信。”又如《禮 · 檀弓下》:“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這句話是說:“孔子為(偽裝)聽不見的樣子,也就過去了。”《管》“為善者”就是“偽善者”。那幾句話把它語譯是:“偽善,不是善,眞正的善是不能偽裝的。因此,先輩的賢君都注重善行。”
《朱子治家格言》:“善欲人見不是眞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眞是一語中的,這類婦孺讀物,以顯淺的言語説出深奧的道理,比《管》文易懂易明。上面說過,善是無色無形,看不見、摸不着的,如今加上一個“偽”字,欲知、欲見,難矣哉。不過幸好朱子說過“善欲人見不是眞善”,那麼,凡是惟恐人不知,惟恐人不見的“善”,必然是偽善,可以立此存照。同樣,不欲人知的惡行,就是大惡。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