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金融研究院補短板 融智促多元
【本報消息】人才是產業發展重要推動力。“中國銀行澳門金融研究院”早前掛牌,現進入正式運營階段。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葉兆佳表示,研究院冀發揮自身優勢,加強澳門金融經濟基礎研究,補澳短板;集多方力量,為澳門社會“融智”,促經濟多元。
晉規模化新階段
二○年中銀已在內部籌建並試運澳門金融研究院。澳門金融研究院是本澳首家具備金融專業背景、全職研究隊伍、成熟研究產品體系和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金融研究院,並正式進入規模化、規範化、機構化發展新階段。
葉兆佳介紹,澳門金融研究院是中國銀行研究院於澳門專設的研究分院,將在澳門宏觀經濟金融重大問題上開展跟蹤研究,積極及時研判宏觀形勢變化及國家政策取向對澳機遇和挑戰。
中國銀行一直有在澳開展經濟金融研究,多年來,澳門中銀也把開展政策研究視為己任。回歸前,主動參與特區經濟金融研究,積極協助社會經濟順利過渡。回歸後,設專人、專崗開展研究,包括業務研究、市場研究、同業研究、政策研究等。多年來,該行形成一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促進特區發展作出貢獻。
接地氣無傾向性
當前,因應國家大灣區等戰略實施和澳門在國家大局中地位日益凸顯的需要,該行根據形勢,重組澳門的研究團隊,增加人員的配置,進一步提升研究的專業水平、強化資源配置,組建“中國銀行澳門金融研究院”。他強調,有別於高等院校,該研究院最大優勢是“接地氣”,熟悉和了解市場,理論實踐兼備,從“研商研政”整體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切合澳門實際情況,沒有傾向性。
目前研究院有約十名核心全職成員,由兩個團隊組成,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有多年金融業從業經驗和較強研究能力,實際上參與人數遠不只於此,還有該行數個研究院力量支持、澳門分行內部專業人士組成的各個課題組、對外與智庫合作等。
補基礎研究短板
葉兆佳直言,基礎研究不足、創新科研不足是澳門短板,或令澳門轉型難。談及金融業、經濟多元發展等議題,社會上有不同聲音,惟實際的決策、項目落地、操作,需要背後結實研究基礎支持,如發展債券,為甚麽要做?做到怎樣程度?怎樣做才對澳門最有利?要有權威有公信力以及實在的分析研究,才可回應種種質疑並作出最優選擇,少走彎路。
緊接未來,澳門把握機會融入國家發展新形勢、新理念、新格局,需要更多基礎研究投入,研究院成立初衷是希望增添社會對澳門經濟發展信心;其次,增補基礎研究不足短板,並匯聚更多志同道合人士,共同深入對澳經濟金融發展作研究,為澳門社會“融智”,即融智慧、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