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2月10日
第C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讀 書)土生葡人視角的街道故事

土生葡人視角的街道故事

澳門國際研究所於去年先後出版鮑文輝(Manuel Bas lio)先生兩本談澳門街道故事的書:《澳門街頭巷尾之故事、傳說及回憶》及《澳門街頭巷尾之故事、傳說及回憶——從沙梨頭走到阿婆井》,對喜歡澳門歷史掌故但又不懂葡文的讀者來說,這兩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土生葡人關於澳門的歷史知識及視野,大大豐富和深化澳門文化多元性的內涵。

鮑文輝先生根據葡、中文獻資料和街坊口述,一條街逐間屋逐間店查找出其歷史淵源和現今位置。比如水坑尾的“大井頭”,中文掌故都有記載,鮑先生根據老居民回憶,具體指出位置在建置商會大廈前。比如根據填海工程建築馬路的先後和起止,指出在沙梨頭海邊街和提督馬路之間有一小段無名街道,是歷史上著名的“蓮溪”流入西江河口的位置。鮑先生還告訴我們“高樓街”這中文名稱,源自當年街上一座鶴立雞群般突出的高樓,並追尋這座高樓的位置以及後來的改建和主人。這都是我前所未聞的。更不要說,鮑先生詳細記錄下水坑尾、庇山耶街一帶許多店舖名稱及其興衰改變,光這一番苦心和苦功,已見鮑先生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愛。

有一些,更是土生葡人才可能有的歷史記憶,比如已成為土生葡人文化認同代表的亞婆井前地,有誰能比鮑先生更有資格來訴說呢?鮑先生告訴我們,亞婆井現時葡文名Lilau,最早寫法是Nilau,而這兩字既不是葡文也不是土生葡語。老居民說,Nilau可能源自中文“瀰流”,意謂“滿溢的水流”——雖然我很懷疑這說法的真確性(因中文未見“瀰流”用法),但澳門土生葡人的文化記憶竟然跟“瀰流”這一古意盎然的中文字詞連在一起,充分體現出澳門中西文化共融的特色。當然,鮑先生也記下許多個曾居住在亞婆井一帶的土生家族名字,以及面對着座座房屋人去樓空、頹垣敗瓦的心痛與無奈,悲嘆“喝過亞婆井的水,永不會忘記澳門”這句話已過時了!

鮑先生這兩本書很薄,但裡面承載的情感卻很厚重。澳門有許多很可愛的人,願意花時間精力去書寫一條細巷一間小屋的歷史,願意走訪記錄已經殘舊破敗的街巷圍里的過往,不因“澳門街”的細小而嫌棄,反而努力去摭拾每一片殘存的歷史碎片,拼貼迷離朦朧的前塵往事,彷彿藉一面古舊的銅鏡,映照年華已逝的容顏。這常常令我感動。鮑文輝先生顯然也是這種多情人,但願他的多情能感動被“發展”邏輯洗腦的鐵石心腸,阻緩一下推土機的鋼鐵長臂,留澳門一片文化的遺痕與記憶。

杜 余

2021-02-10 杜 余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0601.html 1 (讀 書)土生葡人視角的街道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