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母親
《十一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的文章日前在內地刷屏,登上了各大網站熱搜、熱榜。很多網民跟帖留言,坦言自己“已淚奔”。
她身軀如弓,背着比自己還要高的巨大行李;她左手如鉗,吃力地提着又鼓又大的黑色書包;她右臂如港,即使周遭嘈雜、步履維艱,穿着整潔的孩子依然在懷中安然小憩;她目光如炬,堅毅地望向前方。二○一○年一月三十日在南昌火車站的這一瞬間,被新華社記者拍攝下來。這張題為《孩子,媽媽帶你回家》的照片感動了無數國人,並獲得二○一一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獎和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
時光飛逝。今年春節前夕,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瓦岩鄉桃園村,當年按下快門的記者,找到了新聞圖片當事人——巴木玉布木。
巴木玉布木今年卅二歲,彝族人。十一年來,她走出山村在南昌打過工,也重新回到農村,在精準扶貧的政策下,種植起了煙葉。從六畝到十五畝,從收入幾千元到幾萬元,再到去年突破十萬元,巴木玉布木家實現脫貧。
二○一八年,她獲得國家四萬元的建房補貼,住上了三房一廳、家電齊全的大房子;她自己沒上過學,但三個孩子都在讀書。巴木玉布木的故事,是我國數億人成功脫貧的生動縮影。
從“春運母親”身上可以看到,中國人民,缺的不是力量,更不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很多時候,只是一個機會,一道門,一扇窗。授人以漁,便是打開了一道門,讓勤勞的人,踏上了自我致富之路,實現人與時代的雙贏。
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