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對華政策須改弦更張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日前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這是拜登上任後雙方的首次通話,備受輿論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拜登與莫里森在通話中談及中國和緬甸。
莫里森稱這次通話“熱烈且投入”,但拒絕透露與拜登有關中國和緬甸對話的細節,兩人還討論了包括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氣候變化政策等問題。另外,兩人討論了印太地區問題、五眼聯盟關係及擴大五眼聯盟議程。報道指出,莫里森淡化了拜登領導下美國對華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的可能性,稱分歧主要是“細微差別”和措辭。
雙方對話前數日,莫里森在新年演講中,表達了澳大利亞仍致力於與中國接觸,但雙方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戰略環境。莫里森希望中澳對話,但對話的重點不是讓步,而是互利的領域。莫里森強調對話的重點不是“讓步”,換言之,澳方不會作任何改變,即中國必須接受澳大利亞對中國態度上的敵意。
近年來,中澳關係已經被澳大利亞單方面“弄”得跌至冰點,莫里森政府一再反覆利用政治上的不和諧聲音作為武器,干擾、打壓甚至阻撓兩國的正常往來:在中澳自貿協定簽署後,澳方動用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反傾銷關稅手段,阻止了一百多種中國商品的進口;在全球率先排除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譴責中國奪取南海島礁;禁止中國在澳擴大利益和影響力,又允許其他國家這麼做;公開要求世衛組織調查新冠病毒起源,卻沒有與中國進行任何溝通。如今,澳大利亞又幾乎完全禁止來自中國的投資,阻撓州政府、大學與中國開展雙邊合作……
莫里森政府一直希望中澳能“政冷經熱”,但“政冷”最終不可能保持“經熱”,中澳甚至已經逐步朝着“經冷”的方向發展。剛剛走馬上任的澳大利亞新貿易部長丹·特漢,早前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表示,他已經致函中國,希望中國能夠高抬貴手,為打破當下的僵局提供機會。
就拿澳大利亞葡萄酒來說,自二○二○年十一月,中國基於反傾銷稅調查的結果,決定對澳葡萄酒徵收高達百分之二百一十二的費用後,短短兩個月,澳葡萄酒對華出口額便暴跌百分之九十八至四百萬美元。除葡萄酒外,龍蝦、牛肉、棉花和木材等各種貨物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預計二○二一年澳大利亞的損失將會更多。
疫情後,沒有中國的市場、資本、人員和技術交流,澳大利亞經濟難以實現快速發展。
澳大利亞為美國馬首是瞻,因此當中美走近的時候,他也會走近;當美國對中國採取敵意的時候,他也會採取敵意,甚至有時候跳得比美國更高。但澳大利亞經濟上偏偏很大程度地依賴與中國的貿易,拜登對華政策仍未明朗,莫里森政府何去何從?若保持現有對華外交政策,澳大利亞只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