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2月06日
第A03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戒毒者浪子回頭冀社會接納

Hold On To Hope咖啡館由一班戒毒康復協會學員打理

Carmen現時在藝術館擔任導賞員的工作,找回生命意義。

Gin十七歲時因好奇而接觸毒品,現時已“浪子回頭”。

學員不時組樂隊自娛自樂

Carmen在戒毒過程找到興趣,愛上藝術創作。

學員每日都要按日序時間表定時飲食和作息

戒毒者浪子回頭冀社會接納

感恩獲“重生”機會矢志自主人生

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近期成為“打卡”熱點,位於九澳聖母村的Hold On To Hope咖啡館及藝術館,是由社工局、文化局聯同澳門戒毒康復協會成立,並由戒毒康復協會的學員打理,旨在進行職業培訓,日後能更好融入社會。不少學員都十分感恩獲得機會“重生”,明言會握緊機會,拿回自己人生的自主權。

本報記者 趙歌盈 報道

成長路上,難免跌跌碰碰,犯下或大或小的錯,尤其青少年反叛階段,容易受朋輩影響而誤入歧途。戒毒康復協會學員之一的Carmen,過去曾有八至十年時間沉淪於冰毒,她坦言年輕時因誤交損友,大家“有樣學樣”,認為“落D、唱K”,吸毒、販毒都是小問題,將家人的勸告置若罔聞,因而建立錯誤的價值觀。二○一四年時,更因家庭、工作諸事不順,開始頻繁用毒品麻醉自己,逃避現實責任。

戒毒之路一波三折

沒料到毒品禍害超出預期,Carmen因吸毒患上精神病,家人便“狠心”將其送進山頂醫院精神科,並獲轉介至戒毒康復協會。惟身癮易戒,心魔難除,Carmen的戒毒之路可謂一波三折。第一次的治療花了半年時間,惜回歸社會後因定力不足以失敗告終;第二次用了一年半時間治療,後又因不堪“揾工”壓力重新吸毒;今次治療則尚未終結,Carmen稱已“學精”,會繼續留在中心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並在藝術館擔任導賞工作,直至自己完全準備好才重投社會,絕不重蹈覆轍。

Carmen以過來人身份勸喻想改過自新的戒毒者,應主動尋求協助;並期望社會不要有太多標籤,給她一個機會,給任何正在戒毒康復的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編織出更好的人生。

同為毒海遇溺者的Gin,形容自己是“很努力賺錢,再很努力吸毒;努力惹家人生氣,再獲得原諒”的人,反反覆覆,直至一位很重要的親人離世,才意識到自己不可沉淪下去,主動找戒毒康復協會協助。

Gin憶述自己十七歲便投身社會工作,當時見到師兄久不久便會從儲物櫃中拿些“東西”出來,因為好奇心作祟,別人吃自己也要吃,別人提到的感受自己也要感受。直至後來知道是毒品而非普通藥物時,已依賴成癮,難以戒除。

分散注意力抑心癮

“起身後第一件事吸毒,上班前、下班後,洗澡前、洗澡後,都要‘吸一吸’,當時生活完全離不開毒品”。直至進入戒毒治療中心後,Gin才慢慢戒掉生理上的毒癮。他亦明白自己最大的敵人是“心魔”,每次心癮一起,便會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希望終有一日完全解除毒品的束縛。他更因此重拾當年興趣和專業──剪頭髮,重新拿起剪刀為其他學員理髮,為的就是當他們照鏡、面對自己時能更加醒神,不再意志消沉,找回初心。

目前,Gin亦在Hold On To Hope咖啡館工作。他稱,客人都給予滿滿的支持,把他們當作正常人看待,一度令他忘掉自己曾是吸毒者,充滿人情味的咖啡館令他更有信心重投社會。Gin感歎,自己住進戒毒康復協會治療中心後,每天都會勉勵自己“這裡(九澳)已走到澳門的盡頭,沒有退路了,前面自有更好風景和畫面等着我”。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充滿未知數的戒毒路上,社會的重新接納、包容,相信是對戒毒者最好的支持,甚至對整個社會的健康都有莫大裨益。

2021-02-06 本報記者 趙歌盈 報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9633.html 1 戒毒者浪子回頭冀社會接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