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情報抽查截郵包運毒
全球疫情持續肆虐,各國及地區之間都有不同的出入境限制,很多貨物都透過快遞運輸。販毒集團看準郵寄方便、隱密的特性,將違禁品從國外寄送包裹到澳門,再找人接貨散貨,企圖以此避開警方的法眼。為此,警方除了加強情報收集,海關亦應提升篩查效率,多方合力,共同遏止毒害。
過往,跨境販毒多數是不法分子經口岸親自“帶貨”,將毒品收藏於身上、衣物、行李箱暗格甚至人體藏毒,或以其他物品掩飾,手法層出不窮。根據司警去年工作數據顯示,毒品犯罪案件呈遞減趨勢,相信與疫情下各地出入境政策限制有關,令運毒“帶貨”者大減,流入本澳的毒品相對減少。
但疫下旅禁,同樣催生販毒的“市場需求”,跨境販毒活動不間斷,只是有所變陣,販毒集團轉以利用郵寄、快遞等,在東南亞等地偷運毒品包裹到澳門,再在澳門“散貨”。司警指販毒“人貨分離”式郵包藏毒案飆升,去年開立十八宗郵包販毒案,同比增加十五宗,升幅嚇人。
曾有販毒集團利用快遞郵件從海外偷運毒品入境,將包裹以護膚品、電器等作掩飾,暗格藏毒,毒品再用錫紙包裹,藉以避過X光機等檢測。毒品偷運來澳後,聘請本澳人士接貨,當中不乏青年,值得留意。青年意志不堅定,禁不住金錢誘惑,尤其經濟不景,更易成為不法分子利用犯案的對象,在接貨後再按販毒集團指示散貨。
為防控跨境販毒,司警應持續與國際及鄰近地區警方保持情報交流,分析高風險出發地和可疑郵包。此外,近年郵寄包裹的業務不斷增長,尤其在疫情下,人員流動減少,郵寄來澳的包裹不減反增。面對大量的郵件,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關更應加強對包裹的篩查,同時增加X光機等檢查設備。警方、海關、郵電局以及本澳快遞、代收等業界強化合作,共同預防和打擊跨境郵包販毒。同時向社會宣傳毒品禍害,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不論販毒吸毒同樣構成犯罪,需要負上刑責,後果嚴重。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