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程師、律師到詩人
普呂多姆出生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一年。其父是工程師,不幸於普呂多姆兩歲時因病去世。普呂多姆自幼體弱,因而好靜不好動,常獨自遐想,養成了好思辨的習慣。青少年時期,他熱愛科學,期望在科學技術領域施展抱負,曾做過工程師,後因疾病加重無法繼續科學研究,轉行做了律師。但對詩歌的興趣及探索生命真諦和人生使命的熱情,最終使他成為詩人和哲人。
他的首部詩集《詩節與詩》面世後,引起詩壇關注,隨後出版的兩部詩集《孤獨》(Les solitudes)、《徒勞的柔情》(Les vaines tendresses)主要表現內心的孤寂和失戀的哀痛,延續了感傷抒情的風格。但他並沒有沉溺於個人的情感世界難以自拔,而是從一己悲歡出發,逐步轉向深入探究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分別於一八七八年、一八八八年出版了哲理詩集《正義》(La justice)和《幸福》(Le bonheur)。此外,普呂多姆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法國飽經動盪浮沉的十九世紀下半葉,詩人內心深處的民族情感一再被激蕩,奮筆寫下諸多詩篇,其中感憤於普法戰爭法方戰敗屈辱的詩作,可與都德的散文名篇《最後一課》相輝映。
總體來看,普呂多姆的詩可分為抒情詩、哲理詩兩類。其廣為傳誦的名作《裂縫的瓶》收錄於《詩節與詩》,是其抒情詩代表作。這是一首表現失戀之慟的情詩。詩人一直深愛表妹,有一天,他表妹突然與別人訂婚,令他深受打擊。詩人終身未娶,寫了很多詩寄情遣懷,《裂縫的瓶》即其一。諾獎評委坦承,普呂多姆的抒情小詩(smaller lyric compositions)比其說教長詩更具吸引力。
(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何是他? · 下)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