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事
年輕時在職場拼搏,看見別人因為學歷高,有好的收入兼且升職機會大,心裡慨嘆別人命運好,有機會讀書,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不過,自己從來沒有埋怨過父母,因為生活中看到父母早出晚歸,為找工作、交房租和張羅兩餐頻頻撲撲,便認定自己停學,早點出社會打工是最合理不過了。雖然掙錢不多,但只要自己養活自己,減輕父母的負擔便是最大的貢獻。所以,到錶帶廠、咖啡室和百貨店當小工,總是高高興興地去上班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時候我只有十二歲。
當年沒有埋怨,也沒有失落感。如果放在今天,父母支使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去打工,簡直是犯下了彌天大罪,肯定會被有識之士罵個狗血淋頭。不過,我父母看起來也樂見這種情況,因為他們經常會說:“你們這一代算幸運了,有碗飯吃,不用走日本仔(指日寇侵華時逃難)。”因為他們經歷過慘痛的八年,餓殍遍野,朝不保夕,所以到了不用受戰火蹂躪、不用捱餓的日子,覺得已是十分不錯了。“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那句俗話,其實就是老百姓對戰亂的有力控訴。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澳門,童工相當普遍。要讀書得看條件,當時也有不少義學。媽閣廟設有學校,我不知廟裡那間學校是怎樣上課的,但每天看到不少比我更小的學生從廟裡進進出出。不過,這些義學雖然免費或收費低廉,但也要看學生的家庭環境。我的朋友小時候在蓮峰普濟學校讀書,他告訴我,當年班中有一個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的女同學,突然輟學了,原來家裡的菜地需要她幫手澆水摘菜,這些都是全家賴以生存的營生。就這樣,一個有相當潛質的學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貧窮會磨練人的意志,但也會阻礙人才的發展。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