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1月20日
第C08版:鏡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從“文淵閣”到“文熙閣”

從“文淵閣”到“文熙閣”

二○一九年,在舉國歡慶國慶七十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裡,習近平主席蒞臨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視察,並贈送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套。這一寄託深遠的厚貺,極大地鼓舞了全校乃至全澳師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英才學校在其圖書館內闢出專室珍藏、展示這套巨著,名之曰“文熙閣”。這一精心構思的命名,讓我不由得想起《四庫全書》七大藏書樓的名字及其命意,茲略記心得,與讀者諸君分享之。

《四庫全書》是清朝乾隆年間,以舉國之力編修的一部中國歷代著作總集。所謂“四庫”,即指經、史、子、集四部,所謂“全書”,乃言其所收之書皆為全本爾。這些書籍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由於是書包羅宏富,卷幅浩繁,一時未克製版付印,只抄寫了四套正本,分別收藏於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和瀋陽故宮的文溯閣;又抄寫三套副本,分別收藏於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天寧寺文匯閣和杭州孤山聖因寺文瀾閣。這些閣名構思縝密,意蘊豐贍,與所藏名實相副,呈現出一種文化精神的大格局、大氣象。

試看:

淵,甲骨文寫作,是一個象形字,意為巨大的水潭。正所謂“積水成淵”,淵可“九重”,是很深的水。由深潭又引申為“深遠”義,《詩》云:“其心塞淵”。塞,就是實在、的確,這句詩是說:“她的心思實在深遠啊!”“文淵”之名,正喻示中華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也。用乾隆皇帝手書《天淵閣記》中的話來說,就是“浩如淵海”。

源,本作原,金文寫作,像水從岩洞中流出,後來加上氵,成為會意字,從氵(水)從原,本義是“水的源頭”。“文源”之名,頗能引發遐思,令人想到民族歷史文化的來源、根由及其源遠流長。

津,甲骨文寫作,像一人站在船上持篙撐船。《文字源流淺說》解析此字:“像人立舟上,引竿刺水撐渡或划槳之狀。”本義是“撐船渡水”,引申為“渡口”之義。由於渡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們常以“要津”比喻事物的顯要地位。“文津”之名,形象生動地標示出閣中典籍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度人昇華的“津梁”(渡口與橋樑)。

溯,小篆寫作 ,形聲兼會意字,從水從朔,朔亦聲。朔,會意字,從月從屰(nì,同逆,與“順”相對,向着相反方向),表示陰曆每月初一,月亮從由圓而缺,轉向為由缺而圓。溯,就是“逆流而上”。引申為“往上推求或尋覓”之義。“文溯”,就是憑借典藏向上尋找歷史文化的根源,具有“探本求源”的深意。

宗,甲骨文寫作,從宀(房屋)從示(祭桌)會意,像屋子裡擺放着祭桌,意為“祖廟”。祖廟供奉着祖先神靈,是萬眾尊仰的聖地。引申義“祖宗”、“宗族”、“宗師”等,都說明了“宗”在傳統文化中的顯要地位。上古以宗為本,故“宗”也有“本”、“主旨”的含義,如《老子》:“言有宗。”就是說,言論要有所本。“文宗”之名,強調的正是閣內書冊在中華傳統文化上足以師法的正宗地位和價值。

匯,小篆寫作,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從氵(水)從匚(音fāng,像盛水之器),隹(zhuī)聲。本義是水流匯聚在一起。凡眾多物什聚集於一處者皆可曰“匯”,如字匯、詞匯、匯展、匯演等。藏書樓以“文匯”題名,喻示樓中收藏如水流之會合,乃千江萬河匯聚而成,其包容之恢宏大量自可想見。

瀾,小篆寫作,形聲兼會意字,從氵(水),闌聲。闌,本指門前遮擋的柵欄,有阻攔、阻擋之意。此字由兩部分合成,表示水面因受阻而形成大的波浪。文瀾,比喻中華文化如波瀾之壯闊,一浪連一浪,一波接一波,滾滾向前,浩汗無際涯也。

正所謂“修辭立其誠”。七座藏書樓,七個命名、七種命意,從七個方面昭示《四庫全書》的特色和要義。精煉,“點睛”、“傳神”一言定格;大器,海闊天空盡在筆底;高雅,常用語裡含蓄着非凡氣概;靜穆,安詳之中透露出一派莊嚴。這些貯滿歷史文化因子的閣名,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以其理性、情感和美感等方面的豐富信息蘊涵,啟迪慧心,觸發感通,讓人在入閣開卷之前,心裡已充滿吟詠涵濡於其中的期待了。

至於英才學校珍藏《四庫全書》專室“文熙閣”的命名,其作為對習主席深情厚望的熱烈響應,鮮明地表達了澳門廣大青少年傳承中華文化的自覺和自信。請看這個“熙”字:小篆寫作,是一個形聲字,從火(灬),(yí)聲。本義是“日光”、“光明”,《詩》云:“時純熙矣”,即指天下大放光明之時,引申為“和樂”義,如熙和、熙怡之語。“文熙”之名,先以光明設喻,極言典籍“熙天耀日”的精神力量;又用其引申義,盛言濠江學子熙熙於閣內書中,盡享和樂也。

李觀鼎

2021-01-20 李觀鼎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6271.html 1 從“文淵閣”到“文熙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