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特教制度 完善親職教育
學聯四建議優化非高教發展
【本報消息】《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二○二一至二○三○)》現正公開諮詢,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理事長楊煒軒認同諮詢文本中提出的發展方向,並積極收集學生意見,提出加強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優化特殊教育制度、完善親職教育、支援學生思維發展等四方面建議。
關注師生心理健康
楊煒軒指出,近數月社會接連發生與學生相關的不幸事件,學生幸福感的建立與提升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他表示不可忽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心理及精神健康知識,幫助自身了解精神健康情況。並因應教師的工作壓力日益加重,心理健康的支援服務需要涵蓋教師,為校園提供整體健康服務。
另一方面,隨着社會進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持續上升。據資料顯示,目前提供融合教育的學校有四十三所,約為全澳七十七所學校的六成。楊煒軒認為仍有進步空間,未來需要推動學校建設,讓更多有條件的學校接收融合生,有利融合教育的持續推進。同時,對於特教生的教育安置評估,建議可參考外地經驗,建立由教青局認可的評估機構名單,讓私人機構參與評估,待相關機制成熟後,更可推動定期評估,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重新評估,以判斷學生的最新情況,有利校方因應最新評估結果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
鼓勵學生關心社會
在親子溝通的問題上,澳門雙職家庭及輪班工作的情況相當普遍,家長往往缺乏與子女溝通的時間,更可能因工作壓力投射到家庭環境中,從而影響親子關係。對此,楊煒軒表示,讓從未接觸親職教育的家長或新手家長率先參與尤為重要,透過培訓提供家長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及適當的管教方法,讓家長更懂得做好父母角色,可避免與子女發生不必要的衝突,良好的溝通更可及早發現子女的潛在問題。
楊煒軒最後提到,近期發生的網絡騙案不乏學生“中招”,事件反映除要加強學生的防騙意識外,亦需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關心時事的習慣,透過從小學習,懂得關心社區,熱愛社會,形成良善的道德價值觀,幫助他們自小適應環境,有助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