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1月18日
第C08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疫情下不可或缺的“公民教育課”

疫情下不可或缺的“公民教育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嚴重擾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這場疫情不僅使社會生産暫時“停擺”,而且也給教育按下了“暫停鍵”,引發了教育工作者們對教育更深層的思考。對此,筆者也有所思考,這場世界性的病疫災難,也是一堂前所未有的、不可或缺的“公民教育課”啊!

這堂“公民教育課”的教學材料,大部分源於抗疫期間發生在國內外的各種社會事件。例如,中國的抗疫初期正值春節假期,但面對突發的重大疫情,千千萬萬的醫療專家與醫護人員放棄了每年一度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奮鬥在抗疫最前線,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紛紛支援新冠病毒重災區——湖北省。面對醫療物資的緊缺,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生産商在春節期間召回工人,夜以繼日地進行生産,社會各界也向抗疫重點醫院捐獻物資。又如,當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之時,不少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從事電話詐騙、製作並銷售假冒僞劣醫用口罩等不法行爲,威脅着人民的身心健康,給抗疫工作帶來極大阻礙。而現時,在政府的正確帶領和人民群衆的共同努力下,內地的疫情控制態勢良好,但多個國家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某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忽視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在抗擊疫情方面嚴重怠慢。

除了上述種種情況,疫情下的衆生相,也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而學生們正“親身經歷”着這場戰役,親耳聽聞着積極抗疫或是輕視疫情的社會輿論,一時間,他們身處在千萬疫情資訊的洪流中,社會經驗假如不足,可能會措手不及,難以篩選有用的信息進行正確的思考。而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爲良好的公民,能夠清晰地思考公民生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讓教育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帶動社會發展。在美國公民教育第一課中也有這樣的一段話:“作爲一個準公民的學生,學科分數對於精神活動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作爲準公民,要學會清醒地思考,能夠清醒思考,是一個好公民最基本的品質之一。”因此,教育工作者恰當運用疫情當前活生生的“教材”,正確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國家、道德、權利與義務、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問題,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社會發展,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此,筆者呼籲教育工作者們加強重視疫情下的“公民教育”。首先,要清楚了解《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所明確標示的教育施政總目標:澳門中小學應以培養“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爲其首要目標,以“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良好的品德和民主素養”、“恰當地行使公民權利”等為其導引。同時,教育工作者們也要清晰明白《綱要法》裏所提出的教育學段的目標,如小學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基本的公民意識,養成其愛自己、愛他人、愛澳門、愛國家及愛大自然的情懷”等,初中教育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自尊感,使其樂觀進取,關心他人及澳門和國家的發展,熱心參與社會,關注生態環境”等。教學工作者在了解教育總目標和各學段目標的基礎上,再針對各學段開展不同的公民教育,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其次,教師可採取靈活多樣、輕鬆且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公民教育”,如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選擇視頻供學生觀看、鼓勵學生與家長交流、撰寫感想等。而教師在選擇疫情“教材”時,可進行簡單的分類,如敢於奉獻的精神塑造、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大國擔當與愛國情懷等,讓學生集中學習、思考和討論同一方面的問題,這樣能夠使他們的印象更深刻、體會更深入。

教育工作者好好運用疫情“教材”,對學生進行及時且有效的“公民教育”,方能在特殊的時期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鄧思健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供稿)

2021-01-18 鄧思健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5829.html 1 疫情下不可或缺的“公民教育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