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經屋質量助民安居
有人諱疾忌醫,亦有人久病成醫。氹仔湖畔大廈及石排灣業興大廈經屋甩磚多年,空鼓磚的敲打手法、油漆試驗的效果,甚至民事途徑的追究程序等,成爲不少住戶被迫鑽研的問題,說起來和做起來都有板有眼,堪比專家。
本澳土地資源緊絀,私樓價格居高不下,經屋售價與私樓售價相差數以倍計,經屋供不應求,市民形容抽經屋如“幸運大抽獎”。無奈一群排隊十年終於抽中經屋的小業主,入伙後伴隨的卻是年年甩磚困局,有住戶苦笑“有錢唔好買經屋,無錢更加唔好買經屋”,因為後續的維修無日無之。
小數怕長計。單以一九年湖畔六座大廈重鋪牆磚已花費二十多萬元,入伙七年以來維修工程連綿不斷,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及心理情緒;同樣入伙七年的業興大廈更曾因甩磚砸傷人,安全堪憂。
買樓是中國人的傳統。除了受傳統觀念影響,簡單來看,買樓只是追求基本生活保障,是正常的選擇。但湖畔及業興經屋入伙短短數年,“每年甩磚,大約在冬季”,甩完又補,補完又甩,周而復始。
“居有其所,安居樂業”是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雖然政府過去十年加緊萬九公屋及後萬九公屋的建設,但多個經屋質量問題乍現,趕工問題似乎令經屋質量大打折扣。建設辦及房屋局對近月湖畔及業興甩磚僅回覆“完成確定接收”、“保固期均已屆滿”、“業主須承擔大廈共同部分的維修責任”等,予人“洗手”之嫌,過了海就是神仙?經屋的業權人雖屬私人擁有,但經屋永遠姓“公”,作為政府部門即使不主導維修,亦應協助小業主徹底解決甩磚問題,難道要發生嚴重傷人事故才肯“出手”?
有業興小業主質疑當年承建商為得政府獎金而“偷工減料”,公共工程“價低者得”無疑是其中弊病。運輸工務司司長指近年公共工程投標已非純粹的價低者得,亦會把承建商品質、經驗和技術等納入計分。
質量出問題未解決,政府又支吾以對,究竟甚麼環節出了問題?新城A區、偉龍馬路等經屋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希望政府做好質量把關,市民一生只可買一次經屋,不求物超所值,但求物有所值。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