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的本質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摘自:《論語 · 八佾》】
“兒童文學要有素質才好!”這是我開展兒童文學工作經常思考的問題。然而,素質的標準是什麼呢?精美的印刷、高級的畫師、賣座的作家?其實只要你曾經和孩子一起閱讀,便會發覺,以上高端的標準,對孩子而言沒有很大差別,特別在資源並不充裕的情況下,高貴的追求實在教人糾結。無法取捨的時候,我會想起楊絳老師的話:“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想多無謂,讀書最實際,於是我就跑去進修了。那天在博士班聽內地著名教育學者楊小微教授的課,他談到了基礎教育的素質問題,其中就“質量觀”的討論啟發了我:
他以引文中的《論語 · 八佾》引入,子夏問孔子:“‘輕盈的笑臉多美,黑白分明的眼睛真明亮,用素粉來打扮,好像在潔白的質地上畫着美麗的圖案。’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先有白色底子,才能在上面畫畫。”……精良的設備、美麗的環境、高深的學問在基礎教育中只如美麗的加工,如果缺乏美好的本質,再美的加工也將失色。什麼是孩子美好的本質呢?楊小微教授和我們分享了他和中國基礎教育領頭人楊啟亮的妙趣對談。啟亮先生說:“孩子的良好本質是:身體健康、心地善良,不笨!”而我則更喜歡楊小微教授的回應:“我覺得孩子優良的本質是:有知識有文化,能行動善表達,主意自己拿!”
孩子的成長原是那麼平凡簡單。我開始懂了:如果兒童文學的目的是給孩子心靈的滋養,那麼其本質應該不是那些華美的包裝,而是健康成長的思想內涵。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