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1月11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商鞅效管仲之修田

商鞅效管仲之修田

“三歲修封,五歲修界,十歲更制,經正也。”上面是《管子 · 乘馬》中的一章節。文中說的是有關農田地界的問題,謂三年調整一下田埂,五年調整一次田界,十年重新劃定田界。這是常例。故曰“經正也”,是指經常例行的政事,田畔溝謂之封洫,修封是指修訂田的疆界。總之每逢三年、五年、十年都來一次不同程度的田地疆界調整,這是由於水土、旱澇等變化,形成生產的豐歉,從而釐定耕戶的應繳稅額。

從《管子》的修封、修界與更制,聯想到商鞅的變法。鞅的變法首先頒佈的是農戰法令,其主要內容是把百姓編成五戶為一“伍”,十戶為一“什”的聯保組織,實行連坐,加重刑罰,使全國的人民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法網中。而最突出的是:法網涵蓋的範圍,無論貴族王親也不例外。他廢除貴族的世祿制,對從事農業有功者予以重奬,授予官爵,對工商業者加重賦稅。這政策是重農輕商。特別是遊手好閒、不事生産者,無論徭役或賦稅都特別重。在新法實行一年,民怨沸騰。當時太子犯法,也處罰了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公孫賈。後百姓漸漸慣於新法,過了三年,公孫鞅(商鞅)被授左庶長(秦爵第十級)。

秦孝公十年,變法取得成效,“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由此可見,先秦的管仲,早已看重農業的改革,施政者一向都視農為正業,農是人民衣食的保證。《管子》之所以調整田地的疆界,首先了解地質與地勢:一仞深方見水的工地,不會大澇;五尺深見水的土地,不會發生大旱。一仞見水的土地,要減輕租稅十分之一;二仞見水則減十分之二;三仞見水減十分之三;四仞見水減十分之四;五仞見水則減半,按山地標準徵收。地下五尺見水易澇,減稅十分之一;四尺見水減十分之二……就比照沼澤地徵稅。這方法絕對不是一刀切,做到十分公平而又是農民能力所及的。商鞅可謂師法於管子。

冬春軒

2021-01-11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4336.html 1 (筆雯集)商鞅效管仲之修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