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城市
——談《澳門之年》
全澳門原創影片《澳門之年》,九個導演九個小故事,各有特色與風格,百花齊放,難得的是沒有背負嚴肅的政治包袱,回歸平民生活,更有地道情懷。
曾於前年底在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首度亮相的《澳門之年》,終在一年多後公映,儘管有着政府資金,但沒有包裝成主旋律電影,未見以往刻意加入的“澳門變化好大,未來一定好好發展”等肉麻對白,比較平實親切。但資金有限,規模細,鏡頭避重就輕。
首個篇章《回鄉》,以內地來澳的新移民為主角,多年來拚命打工,在澳門回歸之日返鄉探望母親。篇幅簡短,並對“回歸”有新註釋,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是喜慶大日子,但對一些打工仔來說,照樣開工,這角度增添了草根氣息。主角在當日回鄉,也是“回歸”,“回歸”這詞義更廣,更能譜寫漂泊人生。
無獨有偶,漂泊或許是全片的相近主題。《最後一天》以葡人角度,描寫來澳工作的葡國青年臨走前一晚的睇波故事,涉及與華人女友的愛情風波,這角度也平民化,臨走前只有女性與足球,不過情感描寫薄弱。
《煙》與《相聚一刻》也是漂泊故事,前者中的男主角在準備離澳發展前夕,分別與老廚師、菲籍工人與女賭場工一邊抽煙、一邊談去與留的心態,筆觸感性,道出澳門人來人往的現實。若能加強主角的內心描寫,並與配角心態互相映照,人性更鮮明立體。後者格局獨特,4:3的畫面比例、全室內的樓梯空間,一個落樓接兒子的父親,一個從外地留學回家的兒子,兩父子各自在不同樓梯上上落落中用電話溝通,親情漸漸由淡至濃,處境巧妙。若玩得更奔放,整體更具吸引力。
人來人往、漂泊人生,幾個篇章道出澳門與人口的特性:來澳打工的,想念家庭;澳人出外,茫然若失;回歸前後、經濟起飛前後,這情況沒有太大改變。《陪你走到末日的盡頭》也觸及離澳心態,女主角在起飛前,與準備離婚的丈夫回首前塵。此篇章大玩一鏡直落技巧,兩人在雀仔園的街道、扶手電梯邊走邊談,話題從愛情到世界末日,製作認真,情懷較濃。
更濃的城市情懷是《最後一場放映會》,男女主角重遇後談及舊電影、傳統文化與城市記錄,並透過“戲中戲”道出不同人物在十年前後對城市睇法分別,實際呼應導演舊作,整體野心大。一個從下而上、從古廟、公園到高廈的鏡頭,對比出古今交替的澳門,可惜抒情重於敘事,戲劇性較弱。
《請留低口訊》也是情懷之作,從九十年代傳呼機職員入題,在服務中尋回童真與舊記憶,過程有趣兼富懷舊色彩。《小夏》與《洗衣機》也有趣,前者是無傷大雅的小趣之作,後者設計妙趣,兩個鬼佬推着洗衣機“過關斬將”,很有黑色荒誕與奇趣幽默,是駕馭力強的遊戲之作,賞心悅目。
看得出不同篇章的編導皆有話要說、有情要抒,但受制於資源與篇幅等因素,在十分鐘的篇幅裡,普遍做不到簡潔、深刻、精煉。有的過於淺薄;有的未夠完整;有的雅與俗皆弱;有的概念好但未能好好執行,卻盡是小人物小故事小感情,構成澳門版“我和我的城市”。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