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 影響消費者權益?
【新華社北京八日電】“大數據殺熟”有哪些表現?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不公,對消費者權益有哪些侵害?記者八日從中國消費者協會了解到,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其結果直接或間接影響着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和消費行為,消費者應提高警惕。
有些經營者利用演算法進行價格歧視。對新老用戶制訂不同價格,老用戶反而比新用戶價格更貴;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制訂不同價格,這種演算法造成選擇性目標傷害。
部分平台和平台經營者為了獲得好評,運用刷單等方式,編造虛假高分評價,或隱匿中差評,令真實評價無法全部顯現。這類虛假評價不僅破壞商家之間的公平競爭,也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產生誤導。
平台經營者制定各類排名榜,宣稱給予消費者好評與銷量,對各行業或商品類別進行排序,引導消費者選擇。究竟具體如何計算得出,並不清晰。有的混淆競價排名和自然排名,左右消費者決策。
部分線上經營者開展有獎銷售,抽獎兌換,雖然明示中獎或掉落的概率,但演算法程式不透明,實際概率情況讓人質疑,屢遭消費者詬病。
一些平台利用所處的優勢地位通過演算法在流量分配、搜索排名等方面設置障礙和限制,控制平台內商家開展交易,影響公平競爭和消費者選擇。
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表示,常見的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應用問題,潛移默化影響着消費者的決策,消費者以個體力量難以抗衡,如果無視這些現象,任其繼續發展,一方面不利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另一方面令消費者弱勢地位更顯著。社會各界需共同努力,加強對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的研究和規制,促進其合理應用,有效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