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農村病毒傳播風險更大
此次河北疫情新發病例目前主要集中在農村。專家分析河北石家莊市疫情指出,“農村病毒傳播風險更大。”
“農村的病毒傳播風險更大。”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北京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告訴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較差,宣傳覆蓋面窄,居民也以老人和兒童居多,他們的個體防護意識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都不如城市居民,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脅”。
很多人都關心,農村人口流動性較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吳浩指出,此前石家莊並沒有本土病例,此次疫情外源性輸入的可能性很大。首先是物件的傳輸,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從事服務業的居多,也可能從事冷鏈運輸工作,一旦過程中接觸到了境外輸入的危險物體,就有可能把病毒以快遞包裹的形式寄回家。
此外,無症狀感染者的回村也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播。
吳浩指出,城市發現的病例以無症狀和定期篩查確診的居多,症狀較輕,但此次河北疫情的確診病例中有不少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多為重症。這就意味着,病毒的致病率可能並未降低,此前病例多輕症只是防控得力,早發現、早治療的成果,因此,要盡早在農村地區落實防疫“四早原則”,切斷傳播源。
農村防疫,首先要保障飲水安全,廁所等環境的消毒也要特別注意。吳浩稱,農村地廣人稀,宣傳覆蓋的難度比較大,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好“大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甚至方言進行接地氣的宣傳。同時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通過兒童向老年人傳遞防疫知識。
“蟲媒和鼠害的問題也要關注。”吳浩說,人類對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逐步認識的,從最初的飛沫、氣溶膠傳播,到後來的物傳人,環境傳人,不確定有沒有動物傳人的可能,但要盡可能排除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