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佐藤一齋坦
陳懷萱
讀清人書法絕句
敬時愛日古同塵,聖學心傳沐島濱。
薄海人情無扞格,要知王道在親仁。
日本江戶幕末經師影響之鉅,無有如佐藤一齋者,著《言志錄》、《言志後錄》、《言志晚錄》、《言志耋錄》,為四十二歲至八十二歲思辯,合稱《言志四錄》,言之得道,影響至今不衰,斯亦有因矣。一齋安永元年(乾隆三十七年)生,姓佐藤氏,初名信行,字大道,後名坦,號愛日翁,有《愛日樓文詩》。遊息之所曰錫難老軒。江戶人。自幼好讀,入中井竹山、林信敬之門,繼而師事林述齋。天保十二年(道光二十一年),擢幕府昌平黌儒官,國內仰為儒宗。一齋志氣不凡,年十二三即欲以天下第一等事成名。《言志錄》有此一則:“欲為世間第一等人物,其志不小矣。余則以為猶小也。世間生民雖眾,而數有限,茲事恐非難濟。如前古已死之人,則幾萬倍於今,其中聖人、賢人、英雄、豪傑不可勝數,我今日未死,則似稍出頭人;而明日即死,輒忽入於古人籙中,於是以我所為校諸古人,無足比數者,是則可愧矣。故有志者要當以古今第一等人物自期焉。”此其壯歲之論,志向恢弘若此,是亦吾國“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之意。警語如“太上師天,其次師人,其次師經”,“一燈照隅,萬燈照國”,等等,頗具哲理。予諦觀此錄,在修身、勵志、明理三端,而遍及志士黎庶,各取所需,藩士因得勵志,庶民持以修身,而歸之於明理。一齋從朱子學,讀經每有所得,蠅書於烏絲欄外,匯輯而名之曰某《欄外書》,故《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各書皆有之。於《論語欄外書》自云:“其說於本注時有異同。其同也,非苟同;而異也,亦非求異。”意其有所異於朱子也,是其學有得力於陽明學之處。如《言志晚錄》論王道聖學云:“為學緊要,在心一字。把心以治心,謂之聖學。為政著眼在情一字,循情以治情,謂之王道。王道聖學非二。”導源王陽明“天理之在人心”,顯而易見。安政六年(咸豐九年)卒,年八十八。後九年,明治維新大作,此書於固結人心不無裨助焉。一齋研冶六經,餘事文辭書法,此其行草書自撰七言詩,不拘繩墨,豪宕率直如其人焉。句云:“少年為壯壯為翁,變化雲煙一夢中。祇今究竟無他願,百尺竿頭警墜空。 ”署款“一齋”,引首鈐朱文長方“愛日樓”,款下鈐白文“藤坦之印”,朱文“愛日翁”。顧一齋言志有云:“
少而學之,壯有所為。壯而學之,老而不衰。老而學之,死而不朽。”好學終身,此筆可為該語錄下一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