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名片 做好傳承
民以食為天,近年各類社交平台新媒體異軍突起,搭載着美食、旅遊推廣商機,搜圖覓食、尋味之旅成為出行新趨勢。被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澳門,雖然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各種澳門美食地圖的網上流量熱爆,可見受歡迎程度。
本澳獲得“美食之都”之譽踏入第四年,當局透露將於今年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首份四年工作總結報告,並提出下一個四年的工作計劃。經檢視了所收集到的政府及民間工作、研究及資料等,相信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一份理想的報告。
“美食之都”之於澳門,是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的又一張亮麗國際名片。相關政府部門近年積極開展宣傳推廣,甚至建立澳門土生菜資料庫等,位於石排灣的職業培訓中心亦即將投入服務。
撇除去年因疫情的非常態狀況,以疫情前的一九年數據來看,根據統計局資料顯示,一九年本澳營運的餐飲業場所多達二千四百多家,從業人員三萬四千多人,餐飲業收益一百二十多億澳門元,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有四十六點七億澳門元,餐飲業已是本澳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澳門有“美食之都”加持,但近年經濟急速轉型,大型博企、度假村帶來更豐富、更多元的餐飲選擇,“大樹不遮陰”,反而瓜分中小微企老字號的市場,蠶食街頭巷尾小食店的生存空間,搶走小本經營街坊生意的人力資源。此消彼長,反而讓美食多元化進退失據。近日多家老字號食店結業,長長人龍排隊一嘗最後滋味的畫面,令人唏噓。
雖然老字號食店結業的原因眾多,但不少特色食店屬於小企、微企,大部分都是家族經營,在數字化、科技化的經濟轉型下,傳統食店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除要面對租金飆升和物價通脹令營運成本不斷上升外,人資短缺等因素亦使不少特色食店面臨困境。當局在加強推廣、宣傳小城美食、刷亮“美食之都”名片時,也應該同步設法做好美食的傳承工作,讓小企、微企得以生存和發展,否則地道特色逐漸消失,“美食之都”也就失去靈魂。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