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發展指標 共同邁進
二○年“防疫抗疫”成了澳門的關鍵詞,踏入二一年,“復甦”是眾人期盼。經過近一年“戰疫”,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社區防線相對牢固,力減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的風險。經濟卻飽受衝擊大跌,更把積壓多年的經濟結構問題表露無遺,倒迫全城深刻認識適度多元,須一往無前,沒有退路。
長期以來,澳門受制市場細小,發展產業談不上規模,惟獨博彩業盡得“天時地利”,越做越大,終成全球第一的博彩城市,更成為旅遊相關行業的倚靠。但禍福倚伏,博彩旅遊業“旅客興則興,旅客絕則絕”。更要命是世紀疫情正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即使有效疫苗普及接種,疫後旅業亦未必再是以前模樣。
社會上下對推動產業多元的目標一致,政府亦描繪了現代金融業、中醫藥業、會展業等新方向,創造了有利條件,只要借助政策東風,勢必水到渠成。
澳門提出推動產業多元時間頗長,社會早有共識,可是礙於先天不足,始終未成氣候,遑論走向產業化。與此同時,在博彩業不斷膨脹的規模效應下,生產要素盡歸博彩旅業,對其他領域又形成了“還迎欲拒”的局面:既希望借助博彩業吸引資金聚集拉動新興領域,但又要不被支柱產業的輻射作用所影響,難以平衡。與此同時,當支柱產業走勢凌厲,周邊行業亦豐收,難免削弱了開拓新領域的意志和動力,結果經濟多元遲遲未能大步向前。
當澳門因博彩業急跌,經濟規模蒸發了一半,其他行業無法立即補位,困局有目共睹,由此折射出產業多元不是“可有可無”的要求,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在這背景下,澳門已明確了發展方向,但如何有效達至,人才、法律、政策配套是否足夠,將影響多元發展的速度及成效。去年以來,各方給出不同的多元方案,如今既已有發展目標,更需要制訂發展規劃與量化指標,讓社會朝向共同目標發展。不然若只寄望博彩業復甦,只會重蹈過去的老路。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