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31日
第D03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兩封信》和《復活》觀後感

《復活》

《兩封信》和《復活》觀後感

早前在崗頂舉行的短劇匯演獲得了演出者和觀眾一致肯定的是:在有關方面場地支持下,主、協辦單位得到專業及有經驗的台前幕後義工的協助,為戲劇愛好者提供一個難得的同台切磋、觀摩機會。

十二齣戲說了十二個小故事,其中十個故事發生地點是真實的,只有《兩封信》和《復活》是虛的。篇幅所限,我在本文談的,是對此兩劇的觀後感,看看日後若有重演機會時,導演有沒有新的處理手法。

《兩封信》一劇,一男一女穿上運動服,穿插在兩個屏風之間“變臉”,分別扮演着三男三女,說的是現代人的瑣事;而《復活》剛好相反,劇中人只有兩個,卻由六位演員穿上便服分兩組飾演同一角色,說出一樁發生在西方非近代的悲慘故事。

《兩封信》以父母在不同空間讀着兒女寫給他倆的信作開始。在屏風前演戲的,分別有兩對夫妻,一長者及一少女。由於演員更換所扮演角色的時間只用屏風作過場,一時之間,觀眾實難跟上劇情的發展,也不太清楚他們所看到的是信中的內容還是加上“現場”發生的事。如果只是信中的內容,那封信一定是洋洋數千字的了!再有機會重演的話,建議在適當的地方把節奏拖慢一點,兩對夫妻的服飾也該在運動服上做點手腳,讓觀眾不費神便能把人物關係區分出來!像《兩封信》那樣一人扮演數個角色,常到小劇場看年輕人演出的觀眾大概不會感到陌生;而像《復活》那樣,數人同時扮演着同一角色站在小木箱上“唸唸有詞”,則似是在小組集誦而不是在演戲了。迄今,《復活》仍只算是一則有待改編成戲劇的感人故事呢!

嚴格點說,《兩封信》和《復活》,尤其是後者,稍嫌舞台語言多於舞台動作(與劇情有關的肢體動作或台位調動)!不常看舞台劇的觀眾,不一定能領悟到上述兩劇劇作者要表達的訊息內涵。但由於演出的時間只有十來分鐘,特別是演員有的是紥紥實實的唸台詞基本功(訓練有素,字字鏗鏘),演出還是有相當吸引力的。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我們當導演的,對此真的不能掉以輕心啊!

周樹利

2020-12-31 周樹利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2261.html 1 《兩封信》和《復活》觀後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