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盛世的遐想
《管子 · 立政》最後提出的“七觀”,是七
個預期的目標。一個國家的管治水準如何,只要通過教化、訓導、樹立淳風美俗、篤誠信、奉天道,加上辦事及為政這七個方面的努力,從而達致成功。管仲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一個人間樂土,至少也可稱之為“盛治”。
《三字經》,“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這部兒童識字讀物告訴我們:盛世的出現,就只有“相揖遜”的國土裏。相揖遜者主要是統治的當權者。環顧八面四方,縱使是選舉,也冠上一個“競”字。競者,爭也,是揖遜的對立詞。清 · 錢謙益《蘇州府修學記》:“成周之盛治,豈復可幾於後世哉!”按:西周的東都洛邑,當時稱為“成周”。“盛治,豈復可幾於後世哉!”錢謙益所言,一點不假。
或者説,錢氏所言未免武斷,且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就是一個昇平盛世的樂土嗎?這篇所記是這樣的:“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畢竟是洪邁看得透徹,他在《容齋隨筆》三筆卷十寫道:“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繫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自是之後,詩人多賦《桃源行》,不過稱贊仙家之樂。唯韓公云,‘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説誠荒唐。世俗那知僞為眞,至今傳者武陵人。’亦不及淵明所以作記之意。”
說到“相揖遜,稱盛世”的,有一個“君子國”,買賣雙方爭抝不已,但爭的卻是買者要求加價,而賣者反而要求減價,這比“相揖遜”更揖遜,無疑是盛世中之極品。這是清李汝珍所著《鏡花緣》中的一個故事,“鏡花”,與之相匹的是“水月”,俱是夢幻的東西。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