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我們應有的堅持和想像
在各國醫學精英努力下,不同疫苗陸續面世,可預見隨着疫苗的注射和普及,我們終於在這場“疫戰”中看見曙光,世界亦有望能回歸“正常”。是的,我特別強調這是“正常”,只因這段日子裡,很多習以為常的“正常”都變得不正常,反過來,不少“不正常”都已逐漸被接受、適應;但其實遊走在這些“正常”與“不正常”的過程時,我們亦得到了各種反思機會,能省思一下過去生活中的種種想法和做法。在這個送舊迎新的時間點,大概也是時候整理一下思緒,想像一下那個已經離我們不遠的後疫情時代。
外求之餘,仍要放眼本土
我首先想到的,是本土的生命力。疫情為“全球化”一詞帶來了新定義。過往的生活經驗令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統統都能輕易得到,惟在“防疫”的大前題下,各地都築起了一道無形的圍牆,將外來者拒諸門外。於是,觸手可及的事物變得遙不可及,我們亦只可將一直向外的焦點調校,放回本土之上,卻沒料到會迎來驚喜。
小城的“心出發 · 遊澳門”就是其中一例。項目的原意乃是以行動支援被疫情重創的旅遊業,但在實踐過程中,也令澳門人將日常生活的場景“去熟悉化”,從另一角度認識澳門。項目所涵蓋的十五條路線中,包含了歷史、科技、環保、美食等不同面向,上天下海,將好些平日不為澳門人所留意的事物,精心策劃,然後以本地遊的形式重新呈現在大家眼前。不但以實際行動支援旅遊業、為經濟復甦鋪路,也令人意識到一直外求的心態,多少會削弱了對本土的關注,而事實證明,我們立足的土地,其實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產出和驚喜。
物種共享,不再“以人為大”
疫情肆虐,被其帶走的生命不計其數;但它同時也令大自然得以喘喘氣,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在禁足、封城等限制下,人類的活動範圍和程度大大受阻,平日車水馬龍的城市空間沒有了人的身影,卻令其他動物能現身其中。
過去一年,世界各個城市都出現了一些“新”訪客:在日本奈良地鐵站出現的梅花鹿、在英國威爾斯地區結伴出行的山羊群、在美國舊金山、泰國與意大利各處出沒的猴子、野豬、綿羊等,當然還有那些因為港澳高速船停駛而重新回到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這些訪客之所以“新”,在於牠們平日根本難以在城市空間中出沒,不單是因為這裡人來人往,更在於這些空間在規劃之時,根本就不曾想像這些人類以外的物種會成為用家;但假如將目光拉闊,想像一下在“城市”、“郊野”等概念成型前,地球上的各種空間都是人類與其他物種所共享,我們就會明白:這些訪客都不“新”,只是在“以人為大”的觀念下,牠們應有的活動空間都被人類以發展為名,一再剝奪。
假如我們在過去一年裡,曾經因為這些動物在城市不同角落出現的報道、帖文而心生感動,那麼,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將原本屬於這些持份者的空間、權利歸還給牠們;如何學會與牠們好好共處,就是一道你和我都不能迴避的思考題。
正常生活,但不能忘卻公平
當握手被視為細菌傳播的途徑、實體接觸變了感染的代名詞、聚首碰面成為不被法律所容許的事,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用不同方法,令接觸、訊息傳遞得以延續,互聯網的應用,就成了一大重要途徑。
的確,疫情令實體世界停擺,我們不得不將各種各樣的接觸和活動移師至網絡世界,諸如借助不同的科技工具來實踐在家工作、將實體教室轉移成網上教學,還有網上演唱會、舞台劇直播等娛樂活動等等,都是利用科技的便利和效率,盡可能地將原本的正常生活、工作,維持不變。只是在這樣的正常以外,我們不能忘記,科技的使用牽涉到知識的有無、資源的多寡;而當科技與生活的關係越拉越近時,難免會衍生出另一種意義上的“貧富懸殊”——越有能力和資源去駕馭科技的人,生活越能維持正常,甚至越來越方便;反過來,科技門外漢卻註定大受影響。更有甚者,“富”者可以透過科技的應用而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令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當科技之於生活的重要度已變得如此舉足輕重,為政者對民眾的支援就不可能只停留在金錢或物質的資助,否則只會如授之以魚,後續問題不斷。要真正做到授人以漁,就要思考如何將科技知識普及,同時也在硬件支援上多走一步,確保人人都能擁有連接網絡世界的裝備,令全民得以共享由科技帶來的方便,治標又治本。
物質以外,也重精神
最後,就是精神層面的滿足。疫情爆發以前,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中:喜歡旅行的可以說走就走、追求美食的能夠隨時大杯酒大啖肉、對時裝服飾有要求的,只消在網上輕敲幾個按鍵,就能安坐家中,等待心頭好的到來……如此數之不盡的享樂模式,令我們習慣了被物質包圍的生活模式。正因如此,一旦生活被加以限制,不能再如以往一般自由自在時,大家頓時失了方向,變得苦惱、焦躁,甚至悶出病。但話說到底,都是因為我們在資訊、物質的洪流之下,本來應有的生活觸覺一一被磨蝕,失卻了應對寂寞和沉悶的自我排解能力。
為了擊退這種寂寞,有人開始閱讀、有人選擇在家做運動、有人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網上課程自學,也有人決定與毛孩作伴,將貓、狗或不同寵物帶回家中……這些排解方法,其實並無高低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之別,但能夠找到一絲線索,將浸淫在物質世界的自己釋放,轉為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足,說到底,也始終是件值得堅持的好事。
以上四點當中,既有與外界扣連、關乎社會發展的大原則,也有反躬自省、追問內心所求的小堅持,各有重點,也無分輕重先後;但要在後疫情的“新常態”下做得更好,這四點拙見只不過是起點,以求拋磚引玉,好讓大家再認真思考自己在疫境中思考過、經歷過的一切,令這段“不正常”的經歷得以提煉成繼續前行的動力和養份,轉危為機。大概沒有人會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中,會否再被如此難得一見的景況而影響生活,也不會有人可以肯定地說出一句未來的日子必然會被當下的一刻美好,但我相信,敬畏天道、尊重眾生、充實自己,終究可以令我們在那後疫情時代的“正常”或“不正常”當中,活得更安穩、踏實;也期望這一個又一個微小的安穩心靈,最後會為我們帶來一個為你我所樂見的大環境。共勉。
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