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系統保護活化離島文遺
【本報消息】有意見認為當局可活用離島文化遺產資源作為文化教育片區,文遺研創協會認同建議,期望政府和社會以第三批不動產評定諮詢為契機,思考和活化離島的文化和歷史價值。透過溝通和聽取意見,落實保育和傳承文化遺產。
文遺研創協會代理事長劉瀚邦指出,離島的文化遺產雖較澳門半島分散,但歷史發展和澳門息息相關。例如路環的考古遺址出土過史前文物;氹仔和路環的傳統村落、產業、工藝、信仰和習俗等,很能反映昔日澳門的歷史面貌,當中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包括船廠和炮竹廠遺址、古村落、中西宗教建築、工會會址、考古遺址、街道和廣場等的空間體現。離島區軍事和碼頭設施也是十九世紀澳葡政府擴張城市的真實記錄。
他表示,城市急速發展,這些文化遺產很多正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和衰敗。系統梳理、評定、保護和活化離島的歷史資源具有急切性。當局和各界應加強推廣文物保育,尤其規劃隱藏各處的文遺,令新舊城區設施互補不足。
劉瀚邦建議當局優化離島區內的步行系統,以智慧、綠色的交通模式,多元且有機地串聯周邊的文物和景點,設立主題路線,讓居民和旅客能深入了解離島的發展史。同時活用區內非遺文化和習俗,展示和推廣信俗、節日、美食和工藝等元素,豐富這個獨特的文教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