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癥結 藥到病除
十二月向來為傳統消費旺季,如被商業元素打造而成的聖誕黃金檔期,不少消費者均被色彩繽紛的櫥窗佈置及濃濃節日氣氛打動,消費意慾大增,除了為親友選購聖誕禮物,也會給自己買禮物,自我犒賞一年來的努力,為自己打氣。
但持續近一年且暫未看到盡頭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上近日各地疫情反覆及變得更嚴峻,本澳龍頭產業復甦增添變數的同時,中小企要走的“最後一公里”又被拉長。近月來經濟未有起色,部分中小企經營越見掙扎,打工仔又憂慮隨時飯碗不保,消費更見審慎,謹守“睇餸食飯”的底線。這種另類的抗疫疲勞,進一步削弱居民的消費意慾,“量入為出”更已成為日常消費的金科玉律,為抗疫持久戰“儲定彈藥”。
故即使不少零售商號因應節日高漲的消費情緒,於期間推出不同的折扣優惠活動,消費者也未為之心動。如在聖誕節期間有商戶推“買二送一”活動,甚至還可以疊加“全場九折”優惠使用,以期推波助瀾,激發居民潛藏的購物慾。但多數消費者不再“任性”,今年睇多買少,商號旺丁不旺財。儘管個別商品的優惠價“真心抵”,但大手買入囤貨的卻為數不多,主要是看不透未來的經濟環境,飯碗危危乎,有錢傍身相對比較安心。
可以預期,只要經濟未有明顯企穩回升,居民對前景缺乏信心,消費只會越來越謹慎,單靠內需“塘水滾塘魚”,捉襟見肘,越見吃力。政府即使再推第三輪消費卡,對居民而言,極其量只有心理上的安撫作用,對提振內需的實際作用有限。如有商界人士認為消費卡作用大不如前,不如集中火力向內地加強推廣旅遊,吸引旅客來澳。尤其擴客源計劃成效不錯,更應乘勝追擊,優化、加碼,把旅客消費進一步滲透到各區,以外需來填補內需的空虛,促進中小企的經營。
唯有重振旅遊業,從“源頭”解開癥結,餘下的各個環節自然藥到病除,讓經濟回復正軌。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