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憶窮
有一年,父親在本村後山砍柴時捉了一條劇毒的白蛇,供村民觀賞兩天後,賣給一個外鄉來的捕蛇人,賺了好幾塊錢——記得是五塊錢。
就是我本人,也曾於唸小學、初中期間,挖草藥,採一種供榨油用的樹籽,賣過好幾塊錢。最奢侈的一次消費是,將賣草藥所得的三塊多錢拿出一塊五毛買了一雙尼龍襪——那個年代,相當於足勞力兩三工的錢了,非常奢侈。
至於花六七分錢買一本連環畫,那對我而言根本不是問題。自家養的母雞,放口袋裏揣到鎮上賣給一家副食店,一個雞蛋大點的七分錢,小點的六分錢,一個雞蛋正好等於一本薄些的連環畫。父母自己沒有文化,但很支持孩子看書買書。再者,母親放錢的箱子抽屜,一般不上鎖,我基本上隨便取用,沒有受過一次較爲嚴厲的責罰。我事後禀告,有時不置可否,有時告誡兩句“掙錢不容易”、“不能大手大腳亂花”之類大道理。儘管可以隨意從母親的“錢箱”裏取用,但我也僅僅用於購買圖書文具,不會拿去買吃的東西。再者,我也深知父母掙錢不易,極少去拿。因此,唸小學時期反覆做的一個美夢便是,床底下發現一個罎子,裏邊白花花的裝滿了五分的硬幣。
我的童年時代,當然也有赤貧無從掙錢的時候。那便是打擊投機倒把、割資本主義尾巴之類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一切的買賣都在嚴令禁止之列,所有成年人都不得擅自外出,只能天天在生産隊勞動掙工分,坡頭、溪邊開墾出來種點瓜果菽麥,都會被無情鏟除,遭嚴厲批判。
在自然條件不錯的江南地區,只要政府不動輒搞政治運動,不往過分折騰,老百姓想掙點錢花,改善一下生活,一直都是不成問題的。
(三之三)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