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得響的名頭
如今的馬路,早就同騎馬與馬車無關,而是機動車的通衢。不論是在大街小巷、橋樑隧道,還是在國道省道、高架高速路上,跑的多數都是舶來車。即使國産化了,也是合資的多。
不看車展不知道,看過車展後發現,幾乎所有的名車系列,子品牌都在玩概念。有些品牌看上去還算通順,有些品牌的詞彙完全是生造的,拿到其他語境下根本說不通。這讓我聯想到“寶馬”與“平治”(內地譯奔馳)的譯名,不由人多了一份思考。
寶馬車標的縮寫字母“BMW”,全稱“Bavarian Motor Work”,中文譯名是巴伐利亞汽車廠。“BMW”在德語和英語中,發音都是這三個字母連讀。“BMW”進入中國後,譯名爲寶馬,不知誰是首創,我猜這人應該是個有傳統文化素養的翻譯。
在漢語中,“寶馬”一詞的早期記錄,據說是“汗血寶馬”。唐代詩人韋應物在《長安道》一詩中寫道:“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作爲文學藝術語彙,這裏的“寶馬”、“香車”,泛指華貴考究的車騎。到得宋代,辛棄疾描繪元宵夜景的詞句“寶馬雕車香滿路”,則讓“寶馬”一詞家喻戶曉。
我們將“BMW”翻譯爲“寶馬”,極盡座駕之美譽,堪稱信達雅之經典。後來,“開寶馬、坐平治”已成爲人們含有艶羨語氣的口頭禪。
那年到訪德國時,曾路過設在慕尼黑的寶馬總部,建築外形類似壘砌起來的發動機,只是遠遠地瞟了幾眼,日程關係,沒能走近參觀,但卻順路參觀過位於斯圖加特的平治博物館。
三層六千多平方米的平治博物館呈螺旋盤桓格局,或爲平鋪,或爲斜掛,展出有梅賽德斯——平治最早到最近型號的各式産品,並收藏了很多過去使用過的豪華車輛,還有很多賽車和破紀錄車輛的引擎,基本上覆蓋了平治公司的發展史。
不知平治公司與寶馬公司是否意識到,他們的汽車之所以受歡迎,正是漢語的豐富表現力和翻譯的形象聯想力幫了他們的大忙。
話又說回頭,現今的汽車製造商乃至房地産開發商,在品牌系列的命名上,一味追求新奇,五花八門的車標和樓盤名,冷僻、生澀又難記,怎麽可能叫得響?爲何不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去找靈感,激發出廣受大衆歡迎的、有創意的名頭呢?
王兆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