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刊物種類繁多
在一盅兩件早茶時刻,老黃遞給我一份小報,發覺是老友張先生任社長的報章,頓覺有一份親切感。這份報章以“澳門”命名,過去有很多澳門消息、歷史軼聞,以往由香港集團出版在澳銷售,筆者也喜愛閱讀,經常把資料留下作參考,可惜這份報章近年停刊。如今由張先生重新出版,有久別重聚的感覺,忙不迭用手機拍下放到朋友圈分享,殊不知招來圈中朋友揶揄:“近代人都用手機瀏覽電子新聞!何必多此一舉呢?”說實在,目前電子新聞傳播迅速方便,人人都可在手機觀看。筆者一些朋友是印報工友,他們如今也不看報紙,寧可瀏覽電子視頻,這一現象,相信也是促成紙媒體日走下坡的原因!儘管如此,筆者還是期待張先生經營的那份報章,能保有先前港媒集團經營的有關欄目。
但不知何故,那份報章翌日卻以半張報纸版面出現,不禁令人有“走過場”的感覺!目前,市面有超過十份小報,雖有列明售價,但大部分都是優惠熟客的贈品。如果以目前這種複雜局面,張先生的報章只出半張紙,像街邊派發的商業廣告,那又何必趟進這渾水呢?除非另有他意。
目前雖然資訊爆炸,回憶三十多年前本地報章種類,同樣多姿多采,儘管當年出版條件簡陋。那年頭,除了學校的校刊《濠江校刊》、《勞校校刊》,更早期一九四一年的《青年會月報》;至於迎合工薪階層的,有由澳門水電工會的《水電工人》、《工務華員》快訊、《造船工人》專刊、《建造業工人》特刊,至於附圖的《澳門工人》刊物,則是印象深刻的一份小報。當年《澳門工人》的主編寫手陳來雨,思路文筆流暢,刊物頗受工友歡迎。刊物採用鉛字活版印刷,當缺乏鉛字粒時,陳先生差遣“權叔”來我公司商借鉛字粒應急!不像附圖由工聯出版的季刊《FOAM》,利用電腦打印編排,不愁缺乏鉛字粒!且是彩色印刷。同樣是工薪階層刊物,撫今追昔,今天出版刊物,編輯多由一組人負責。
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