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通脹-0.88% 三連負
【本報消息】本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負增長。統計局資料顯示,二○二○年十一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1.83)按年下跌0.88%;跌幅主要受旅行團、通訊服務和電力收費下調,以及汽油、新鮮豬肉和衣履價格下降所帶動。有學者分析,目前仍難判斷本澳是否將踏入通縮周期,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再跌三個月亦不出奇,整體情況存在較長波動性。
通訊衣履類跌幅勁
數據顯示,各大類價格指數中,通訊和衣履兩大類分別按年下跌13.35%及7.42%,醫療和家居設備及服務大類則上升2.54%及2.33%。甲類(101.94)及乙類(101.68)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減少0.83%及0.94%。
十一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下跌0.08%。機票和寵物用品價格下調,令交通和康樂及文化的價格指數分別下跌0.23%及0.21%;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的價格指數亦錄得0.12%的跌幅,主要是新鮮豬肉和蔬菜價格回落所致。另一方面,男裝鞋和女裝成衣售價上調,帶動衣履的價格指數上升0.15%。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減少0.08%及0.07%。
至今年十一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二○一八年十二月至二○一九年十一月)上升1.1%,醫療(+4.19%)、教育(+3.93%)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3.77%)大類的升幅較明顯。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上升1.18%及1%。
今年首十一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上升0.97%,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升1.06%及0.82%。
難斷會否踏入通縮
經濟學上,通常一個經濟體的通脹率連續六個月為負值才被視作該經濟體進入通縮周期。對於本澳連續三個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現負增長,令人擔心澳門離通縮周期是否不遠了?有學者表示,通縮需視乎經濟情況,目前觀察仍然難以判斷本澳是否踏入了通縮周期,但疫情影響有別於一般情況,雖說澳門防疫抗疫工作理想,但香港、甚至國際間仍未能與澳恢復交通往來,本澳只能靠內地支撐,因此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再跌三個月亦不出奇,連跌六個月其實很容易。不過,疫下整體情況存在着波動性,且這種波動性可能持續長時間。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物價變化對澳門整體住戶的影響,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對應約50%住戶,其每月平均開支在12,000至35,999澳門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對應約30%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36,000至62,999澳門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