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語音演變的啟示
地方戲曲運用語音十分重要,粵劇自不例外,因為它是最能區別於其他地方劇種的重要標誌。本月八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 · 唱念卷》一書的首發式晚會,就讓許多觀眾對此認識加深,有的就驚嘆:“不看不知道,原來粵劇的語音是從我們聽得不大懂的舞台官話轉到全唱廣州話的!”
當晩的節目,特意推出了近半個世紀已難得一見的“舞台官話”版的傳統排場戲和例戲,並由一衆粵劇名家登場,陣容鼎盛。如《蘆花蕩》就由彭熾權與彭慶華合演,《六郎罪子》就由歐凱明、曾小敏、李虹陶、陸敏渭等合作,而壓軸的傳統例戲《仙姬送子》,亮相的就包括有黎駿聲、倪惠英、陳韻紅、麥玉清、崔玉梅、吳非凡、瓊霞、蘇春梅及一批青輕演員,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當然,晩會上同時安排了用廣州話演唱的經典流行名曲,包括由郭鳳女、瓊霞、蘇春梅輪唱的紅線女的“紅腔”名曲《昭君出塞》、由梁耀安、劉建科、李江林輪唱的羅家寶“蝦腔”名曲《再進沈園》,各具不同的藝術魅力,反響強烈!
據筆者所知,廣東史學界普遍認為,明末清初,活躍在廣府地區的戲班便有外江班和本地班,本地班演出廣府大戲(即早期的粵劇),唱、念運用的語音是與外江班“中州韵”旣相近又有區別的“大雜燴”式舞台官話,後才一步步插進了廣州話,並逐漸增加,還出現了官話與廣州話並存的有趣情況。辛亥革命前後出現的“志士班”為作革命宣傳,就試用廣州話演唱新編粵劇;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金山炳、白駒榮、白玉堂等粵劇名伶,特別是薛覺先和馬師曾這兩位藝術大師就大膽革新,使全用廣州話蔚然成風,粵劇的唱念就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朝着地方化、大衆化、通俗化的大道迅跑。直至三十年前,粵劇大師羅品超還專門發文說:“藝術上大的改革,甚至要靠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才可完成,粵劇演唱的語音,由舞台官話變為廣州話就是一例。為甚麼要變?理由無非就是要適應廣大觀眾的需要,粵劇離不開觀眾!”他說的不正是我們得到的啓示嗎?
潘邦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