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16日
第C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看法説法)“鈔能力”癮癖

“鈔能力”癮癖

有關明年“現金分享”計劃,從發放與否,到發放金額、發放方式,經過大半年的種種擾攘,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時,經財司長以一句“就呢個問題無必要令社會空轉,相信要繼續行落去”而返回原點。現金鑄煉的“鈔能力”,任何改革思維一時難以撼動。癮癖之深,戒除之難,令人慨嘆。

今年十一月,當局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向重度或極重度智力殘疾人士,以及不能自行坐立的長期臥床人士,每月發放二千一百七十五澳門元。至十二月中旬,社工局收到約一百五十人申請,實際受惠人數當然更少。這項醖釀多年的政策,因先導計劃覆蓋面太窄、條件苛刻而頗受關注。

可以想見,當局為避免陷入類似“現金分享”窘境,將“照顧者津貼”的“防波堤”築得又高又闊。提高發放津貼的審批要件,嚴格控制收取津貼的群體,減輕財政包袱。加闊對照顧者的支援服務,如提供諮詢、輔導、培訓、家居支援、暫托暫宿、喘息服務等,強化對照顧者的身心關顧與實在支援。高而闊的“防波堤”能否抵擋洶湧澎湃的民意大潮,難以預料。

不難理解,先導計劃意在投石問路,探查社會福利的邊界。這一邊界,沒有理論界限,也無固定邊緣,它是多方博弈的動態結果。當局戒絕“鈔能力”癮癖、破解困局的嘗試,會否因此拉鋸,甚至折戟,全賴各界是否放棄既定立場,不再飲鴆止渴。

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不斷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坊間戲稱“印鈔票”、“撒銀紙”,原本醫病的一劑湯藥成了日常飲品,至今欲罷不能。

“鈔能力”維護着社會繁榮。屬於微型經濟體的澳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運作空間十分有限,“鈔能力”只剩稅收與預算兩途,而稅收嚴重依賴博彩稅,僅餘預算為當局掌控。

慣於依賴“鈔能力”解決問題的澳門社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長期衝擊,稅收銳減,目下唯有削減公共開支,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實現預算平衡。然而此舉勢必挪動社會福利的原有邊界,利益持份者的反應可想而知。

實施多年的“現金分享”計劃,雖則當局定性為經濟發展成果的分紅,但是社會早已視同囊中福利,無法不繼續實行落去。而即將試行的“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精準扶持弱勢社群的初衷,會否日漸變質,又被攤成大餅,人人有份呢?這考驗特區政府的魄力與定力,更考驗普羅大眾的同理心和意志力。因為理論上人人都是照顧者,又是被照顧者,即使利弊互見,可“鈔能力”引發的誘惑孰能抵擋?

戒癮何其難也!

雲 山

2020-12-16 雲 山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9159.html 1 (看法説法)“鈔能力”癮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