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規增協調 減重複掘路
澳門道路工程遍地開花,不少地段重複開挖,屢為公眾所詬病。政府跨部門指出,迄今接獲明年有三百六十三宗道路工程,較今年增逾兩成。掘路與交通息息相關,道路工程大增,五十五宗涉主幹道,似乎預告明年交通續處“黑暗期”,掘不停,塞未止,未知出路在何方?
為理順水、電、燃氣、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早年設立跨部門協調工作小組。在統一協調下,掘路工程改變過去政出多門、上馬無序的亂象,重複開挖相對減少,並增加了深夜及假期施工,以壓縮工期。
城市高速發展,築路、開挖無可避免。過去慣性在暑假集中修路,致夏季“無路可走”,後來項目適當錯開,又變相延伸“掘路黑暗期”。深夜施工則衍生噪音問題。困結在於工程過多,部分仍重複開挖;有些涉及規劃疏失或工程質量,跨部門機制流於表面協調。
行政長官曾分析,道路工程遍地開花與制度有關。由於掘路涉及工務、交通、市政、專營公司等方面,召集會議不易,且涉及跨司協調,協調面較廣泛,容易協調不到位,出現監管真空。審計報告曾指出,一四及一五年的道路工程之中,九成四屬私人道路工程,百分之五為公共工程,可見協調私人道路工程才是重中之重。有工程師曾說,政府要求專營公司提交翌年度的掘路計劃,但相關內容欠詳盡,專營公司經常事後新增或改動工程位置,主管部門又很難不批開工,令協調成效大打折扣。
早前行政法務施政辯論,官員坦承協調制度有改善空間,冀透過法規,規範公共部門及專營公司在限定時間內參與道路施工,除非緊急,否則三年內不得重複開挖。政府宜思考道路工程協調是否改由更高級領導統籌,並盡快推動立法規管。
此外,新建樓宇增加水電管線出現重複開挖,政府宜加大掘路工程的透明度,如公佈施工期等,鼓勵私人公司在同一時間內參與管線鋪設。還有公共道路質量參差、經常小修小補,宜盡快檢討鋪路技術及物料,加強路面強度和延長使用時間,保障行車者的安全,也減少頻繁修路。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