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14日
第A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團體籲完善防自殺工作

高勝文(左)、羅琨瑜。

疫情限制了市民外遊的機會,減少了紓壓途徑。 (資料圖片)

首三季五十六個案同比增成六

團體籲完善防自殺工作

【本報消息】本澳近期接連發生多宗自殺事件。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院長高勝文及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學會會長羅琨瑜關注情況並聯合展開研究。高勝文認為自殺問題的社會成本很高,期望社會各界共同合作,預防及關注自殺問題。

一人自殺影響六人

根據資料顯示,本年首三季錄得五十六宗自殺個案,較去年同期增加八宗,增幅達一成六。高勝文表示,從現時資料可見,本澳自殺現象呈現男高女低、與經濟狀況相關及低齡化的特徵。自殺的成因錯綜複雜,在面對人生轉折時期,尤其是成長、升學、就業、婚戀、生育、搬遷、就業、轉業、失業、退休、喪偶,或創傷事件,如重大災難、意外、國際格局重構等,均使人感到一定壓力,若不及時調整將出現心理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每名自殺者至少影響五至六名親友,自殺問題的社會成本很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殺是可以預防的。然而,澳門對防止自殺及相關研究方面仍有待完善及提高,這是一個值得正視及迫在眉睫的問題,他期望社會各界進一步合作,共同守護生命。

限制外遊阻礙紓壓

羅琨瑜認為,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對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市民較容易出現焦慮情況,家庭關係變得緊張,衝突會持續及增多。市民有急切需要去處理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及改善精神健康。

他表示,缺乏家人關心及社交互動的人士,在心理及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紓緩的情況下,危機便會隨之產生,特別是因為限制旅遊外出等保護政策,相對喜歡外出減壓的市民來說,無疑減少了他們一貫的紓壓方法。另一方面,部分市民也因自尊心及擔心影響聲譽而不主動尋求專業的幫助。因此,他希望市民可以適時尋求支援,從多方面去解決困難。

情緒受困需求協助

針對現況,兩會提出以下建議,在個人方面,應先了解壓力的成因及明確其影響。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養成有規律的生活,改變不合理的想法和觀念,掌握一定的放鬆技能及建立和擴展良好的支持系統等,提升個人抗壓能力。

在社會方面,各界應加大投放資源於防止自殺及相關研究工作上,如舉辦各種心理健康講座及研討會,完善規劃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增加社會各種媒體的廣告宣傳,尤其網絡宣傳,避免形成“維特效應”,適時推出各種抗疫經濟援助措施及恆常舉辦大型就業招聘會等,構建完善的預防及支援體系。最後,對於長期受情緒困擾的人士,應向政府、相關社團或社區心理輔導機構尋求專業協助。

2020-12-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8560.html 1 團體籲完善防自殺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