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公私營房策圓上車夢
新一屆特區政府領導班子上任將近一年,疫情衝擊,為施政團隊帶來重大考驗。但全澳上下一心共同抗疫,順利度過疫情高峰期,期間民生福利、基礎設施、房屋政策沒有因疫情出現而荒廢,繼續按既定方向推進。
房屋政策方面,除修訂《經屋法》,緊接推出《夾心階層住屋方案》公開諮詢,構建房屋政策的五個階梯。《夾屋》方案今日諮詢期滿,期間社會各界積極建言,正反意見都有理據支持,期望政府吸納社會聲音,從而制訂更完善的房屋政策,回應困擾多時的住屋難問題。
過去一年,特區政府在房屋政策上,繼續圍繞公屋領域着墨,不難看出政府希望透過公共資源解決住屋問題的決心。不過,公共行政效率緩慢問題,同樣反映公共房屋問題上。由政府招標、評標、判給、興建、驗收、入伙,到最後分配予受惠家團,往往動輒四、五年。經屋至今未能建設恆常接受申請的制度,對於有逼切住屋需求的家庭而言,既要講運氣,又要漫長等待,難免對政府施政感到氣餒,也令未有逼切需要的家團“不想執輸”而申請,攤分有逼切需要人士受惠機會,變相導致資源錯配。
現有房屋政策階梯未能回應複雜的社會訴求,完善房屋階梯有時代發展的必要性。然而,單靠經屋、夾屋等公共政策描繪的長遠住屋藍圖,遠水難救近火。對於眼前的住屋難問題,等到“夾屋”立法再落成,現有的“無殼蝸牛”要不繼續等待,要不頂硬上買私樓,“夾屋”或許成了逼切需要家團眼中的雞肋。
公屋政策是社會資源再分配的機制,集中精力做好公屋政策有助理順房屋問題。但私人市場與公屋政策既已分道揚鑣,政府做好公屋政策,同樣要重視私人市場。建立兼顧公屋與私樓的房屋政策,互補不足,讓家團及年輕人看見房屋供應藍圖,因應自身情況及未來發展需要選擇公屋或私樓,再制訂合理的置業計劃,達成上車夢。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