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校合作增學生科創思維
澳門科學館的“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是以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來培養本澳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鼓勵學生透過自身實踐和操作體驗,激發學習與探索的潛能,從而提升科學創意思維。
服務逾五萬學生
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稱,該計劃初期由澳門科學館人員走進校園,為學生進行科普演示、工作坊及講座活動。近年來,不同學校也會到該館參加預定的科普活動。自二○一二年開展至今,已服務超過60所學校及超過51,000人次。透過與全澳各中小學的共同合作,達致推廣科普教育之宗旨。
過去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澳門科學館的活動,因為時間有限,形式以參觀為主,難以讓學生參加很多實驗,所以初期同事都會直接走進校園,設定不同計劃和素材,讓學校報名,同事親自帶備不同的教學工具到學校上課。
另有合作多年的學校,希望有更深入合作,甚至學校亦在高中文科設定科學這門學科,讓學生由高一至高三都可接觸科學知識,主要是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和科技體驗,掌握更多科學知識。亦有學校的師生選擇直接到澳門科學館內上課,老師可以借用館內的工具,方便他們教學。
教師培訓增效益
館方最希望是教授老師,由老師再教授學生,這樣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亦可以讓科學館同事教授更多新合作的學校。在多年的合作間,館方發現有七成學校已經開展合作,餘下的三成學校,主要因為交通安排和前期安排上存在困難,所以現時都有和相關學校提出新的合作,如果有需要的話,館方可以安排車輛接送學生,甚至澳門科學館同事可以親自去授課。館方的目的並非拔尖教育,而是希望普及科學內容,所以都會盡可能和更多學校合作。
二○一九至二○二○年度“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擴大了對象範圍,除了面向全澳中小學生外,亦為幼稚園以及在職教師增設免費課程。為提高教學質素,澳門科學館集中於本學年的九月及十月,今年的三月及四月提供不同主題的科普課程,內容包括光學系列、物理飛行、機械人教室、樂高教育系列、世界環境公民系列、戲劇情景教育、天文科普兒童劇及區塊鏈課程。
澳門科學館可因應學校的教學需要提供適切的科普活動,令學校的科技活動日內容更加豐富。新開設的“教師培訓”活動,可將教師的出席時數納入到澳門教育暨青年局的專業發展培訓時數內,教師在完成後可獲培訓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