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行傳統的活化石
文:呂澤強、圖:澳門遺產學會
新口岸觀音蓮花苑地下展覽廳,現時正舉行 “澳門傳統中藥行:杏和堂文物展”,該展覽由遺產學會主辦、澳門文化局贊助。展覽透過向大眾展出澳門傳統中藥行“杏和堂”的物品,呈現中藥行的經營和變遷,讓觀眾了解澳門傳統中藥行業的歷史和文化。作為該展覽的策展人,筆者特別撰寫本文,向讀者介紹是次展覽的緣起、主要的展品及未來的計劃。
收納整理展覽教研
“杏和堂”原是一家位於營地大街(又稱:澳門大街橋仔頭)一二一號的中藥店,由梁氏家族經營,歷經了四代傳人,在二○一七年一月結業。
儘管老店結束經營,但店內保存上百件歷史物品,為了讓“杏和堂”的故事延續下去,梁氏家族把店內的大部分物品捐贈給澳門遺產學會,作為保存本澳中醫藥文化、研究及展示教育之用。
澳門遺產學會成立於二○一四年,由本澳一群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組成,以“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宗旨與目標,過去幾年已對本澳的一些文化遺產做專題研究,並出版了相關書籍。
收到“杏和堂”的捐贈,學會首先組織人員對它們進行整理及紀錄,作簡單清潔處理並安排對一些破損嚴重的物品進行修復。
中藥是中國傳統醫療的智慧,更是民間的生活和文化。嶺南地區為“瘴氣之地”,酷熱潮濕的氣候使人容易患上疾病,但大自然也提供良藥,煲中藥、飲涼茶是包括澳門等南方地區的傳統治病方法,即使現今西醫普遍,中藥仍然用於治病、防病和養生,而城市人購買中藥多數是到中藥行。
藥店靈魂話百子櫃
昔日在營地大街和新馬路一帶有不少中藥店,杏和堂是其中一家的老字號,店內最有特色的,是佈置在店櫃檯後面整個牆身的“百子櫃”,可說是傳統中藥行的“靈魂”。相傳,一位病人為報華佗救命之恩而製作百子櫃相贈,給華佗存放藥材。在杏和堂有兩組百子櫃,當老闆抓藥時便轉身從櫃裡的抽屜取藥。然而,由於裝嵌在磚牆,加上部分木構件已被蟲蛀,完整保存百子櫃變得非常困難,考慮其文化價值與狀況的評估,最後只能被分拆成多個部分保存。展場中的百子櫃是部分重構後的成果,將原本百子櫃的櫃桶鑲在新造的不鏽鋼框架內,雖然材料有改變,但仍可勾起店內佈滿牆身的百子櫃的回憶,亦遵守了文物修復新舊構件“可認別”的原則。
顧客眼中的中藥店一般只賣藥,但傳統中藥店本身也是一家藥材加工場,藥材交給顧客之前,已經進行多個製作工序,而不同藥材也有不同的處理工序,才能更佳地發揮其功效。店內的刮刀櫈和鍘刀用作切割藥材,切片後還要烘焙或曬乾,製成“飲片”。另外,杏和堂也有多件製作藥丸的工具,如把藥料製成丸狀的竹簍等。隨着生產走向工業化,現今的中藥店已不再親自購買原料加工,展覽中昔日的製藥工具也成為了時代的見證。
本地中藥店第一號
至於能反映“杏和堂”的歷史,及見證澳門政府對中藥行業監管制度的建立,是該店一九五三年的藥店牌照。澳葡政府在一九四九年重新頒佈衛生章程,要求澳門所有中藥店須要登記。此前,政府只要求西藥行登記立牌,但隨着愈來愈多中藥行售賣西藥,政府在一九五○年推行中藥行章程,受衛生廳規管。杏和堂是本澳最早領取准照的中藥店,獲得第一號的編號,而在展場看到的是一九五三年政府發給杏和堂的牌照許可。
另外,有特色的是店舖原有的招牌,包括原本鑲在店面上部的金漆招牌,及掛在兩側的一對豎立式招牌,頂部有倒立的蝙蝠裝飾,這是典型豎立式招牌裝飾,從其書法字及木雕,可窺知本澳傳統店舖的裝潢。
琳瑯滿目各式器具
這次展覽中,可看到傳統中藥店許多日常使用之器具,雖然看似平平無奇,卻反映傳統中藥店的運作。
例如錫瓶、錫罐和錫碗,如何保存藥材是中藥行必須考慮的問題,貯藏容器自然較為講究。在玻璃瓶普及前,錫器是其中一種中藥行保存藥材的容器。因為錫本身無毒,也不易氧化,利於保存食物、茶葉和藥材等。而這批錫器的底部鑄有“永記淨錫”,相信是鑄造器具的店家。
又如製藥餅的木模,展覽中可看到“紫金錠”及“神曲茶”的模具。
“紫金錠”,又名“王樞丹”,是一種傳統古方藥散,記於明代醫家萬全所撰的《萬氏秘傳片玉心書》,由山慈菇、五倍子、麝香等製成,既可內服治嘔吐腹痛,也可外塗止毒,用在急症上。
而“神曲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它是“諸神聚會之日造之,故得神名”;而“曲”實際上是“麴”,即釀酒用的酒母,用米、豆和麥發酵而成。神曲的製作與麴相似,用麵粉混合其他藥材發酵加工而成,有消食健胃、止瀉的功效。藥材經加工後,將其放入木模中製作成藥餅,以便出售。
還有杏和堂木印及包裝紙,今時今日光顧中藥店,不是提供印有商號的包裝袋,就是提供印有商標的包裝紙,但舊時的中藥行若想在包裝紙上印上商標,便會使用這些木印蓋上商標。
至於中藥秤及秤盒,現時的中藥店大多數使用電子秤,但過去的中藥行多使用中藥秤,不同大小的藥材有着不同的藥秤,而為了存放各種秤盤,它們被放置在秤盒內。
玻璃藥瓶是另一種常見於中藥行的保存容器,因為玻璃本身不會氧化和透氣,適合保存藥材。
陶煲煲蠟封存丸散
算盤及醫書都是傳統中藥店最常看到的物品,最後想介紹展覽中的陶煲。
看到陶煲時,可能以為是煲涼茶的藥煲,但實際上是用來煮蠟的。杏和堂過去曾經製作蠟丸,而煮蠟正是使用這些陶煲,蠟熔化後再製成圓球狀,用作包裝丸散。為何要大費周章來製作蠟丸?按照傳統說法,蠟能封閉丸散的藥氣,使之保存得更久。
遺產學會未來將繼續相關的研究與出版,而籌辦這次展覽不僅希望向居民及遊客展示杏和堂的物品,也藉此揭示本澳百年中藥行的經營和變遷,讓觀眾了解傳統中藥行業在澳門的歷史,以配合特區政府發展中醫藥業的政策。同時,這次文物展亦是一次民間文物保護的嘗試,由非牟利的專業文保社團接收、保存、研究和展出民間的文物,雖然遇到不少難題,但仍能透過展覽向公眾展示由民間主動進行文物保護的成果,希望藉此推動民間團體從事澳門文物保護的工作,也希望將來澳門各界能支持民間的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