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機場圓澳人藍天夢
如今在澳門搭飛機再平常不過,但為了實現這一藍天夢,亦歷經了幾代人的努力。
中央支持興建機場
早在二十世紀初,澳葡政府意欲拓展出入澳門的渠道,於是將目光投向藍天,多任總督都希望在澳門建立機場。直至一九七九年中葡兩國建交,才為機場建設創造理想條件。
為甚麽這樣說呢?要建設機場,對內不單只要面對許多技術難題,對外還要考慮澳門的立場。
當時中葡在澳門回歸的問題上已有初步意向,但尚未正式回歸的澳門要以甚麽身份去接洽航線,回歸後如何過渡等都需要考慮;對於澳葡政府的擔憂,中央政府卻是大開綠燈,不但派專家來澳協助機場建設工作,在立場問題上亦給予機場相當大的自主權。
移山填海六年建成
中葡達成共識後,機場計劃順利推進,而選址又怎樣決定呢?澳門地小人多並非今日事,當年的澳門半島已經人滿為患,而路氹這邊小山起伏延綿,為了建造三公里長的平坦跑道,最終政府決定採用“移山填海”的方案,炸開雞頸山頭、聯通當時被稱作“一粒米”的小島來興建機場。
一九八九年,時任總督文禮治按鈕炸開雞頸山頭,宣佈機場建設全面動工。話雖如此,開工後在財務、設計、技術方面都遇到新的問題,工程進展緩慢,幸好澳門又再得到中央出手支援,機場建設才順利進行;時至一九九五年,澳門國際機場正式啟用,圓了幾代澳門人的藍天夢。
欲知更多相關歷史,請掃碼欣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