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公佈粵澳深度合作區研究報告
城大:新機制促粵澳規則銜接
【本報消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前日在該校氹仔校區舉行“粵澳深度合作區研究報告新聞發佈會”。報告重點指,今年是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開局之年,政府應把握歷史機遇,善用中央支援澳門發展的優惠政策,擴大社會民生事業發展空間,推動經濟適度多元。
發佈會前日上午十時舉行,澳城大協理副校長兼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澳門“一帶一路”中心主任周平、商學院課程主任黃曉燕、金融學院副教授婁世艷、法學院助理教授呂冬娟、葡語國家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玉嫻、科研管理處長盛劍,以及該校研究人員陳佩儀、蕭明玉等研究團隊成員出席。
葉桂平認為,未來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關鍵是解決兩地制度機制差異難題,冀特區政府聯合國家部委、廣東省及珠海市方面考慮構建一套新機制,配套成立新的領導機構,促進粵澳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並借鑒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延伸澳門自由港政策至橫琴。
其次做好中長期規劃,加快橫琴新區南部填海區與鶴州區域的開發,為澳門發展實體經濟和粵澳持續深度合作預留充足空間;再者,依託合作區優化產業佈局,重點發展科創、現代金融、中醫藥、跨境商貿等新興產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不斷完善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措施,推動兩地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的有序銜接,營造澳珠一體化都市圈。
平衡軟硬法治理
周平認為,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一站,深度合作可真正形成大灣區珠江西岸極點,輻射周邊城市,拉動灣區建設,成為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強版”。
黃曉燕指出,國際上具活力的區域經濟體如三藩市、紐約、巴黎、東京都有突出的文化藝術產業,粵澳合作乃至大灣區發展,需充分發揮創意集群的作用。婁世艷希望澳門落實推進人才儲備、防範金融風險、完善金融軟環境與硬件設施等工作。
呂冬娟建議政府建立起深度合作區法律制度保障體系,同時建立及優化合作區與澳門之間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等,並探索軟法治理與硬法治理的平衡。吳玉嫻冀將合作區打造成為連接葡語國家與內地的市場及產品互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