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30日
第A03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四早”抗疫防輸入蔓延

出席嘉賓合照

主辦單位向李蘭娟致送紀念品

“二○二○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昨舉行

國家傳染病學家李蘭娟來澳分享抗疫經驗

“四早”抗疫防輸入蔓延

【本報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主辦的“二○二○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昨舉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學家、現任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來澳分享新冠疫情的抗疫經驗。她受訪稱,我國上半年防疫工作取得非常好的經驗,必須“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按“四早”做好抗疫,防止疫情輸入及蔓延,相信疫情可控可防。

講座昨日下午三時半假澳門大學聚賢樓舉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朱宏,高教局代局長曾冠雄,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長黃健武,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代表王保輝,澳門科技協進會會長崔世平、理事長邵漢彬、監事長許敖敖等主禮,華科公開講座主持人葛偉。講座吸引逾百名大學及中學生參與。

加強“大數據”防控

是次講座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戰疫,護衛健康”為題,由李蘭娟分享是次新冠病毒的抗疫經驗。李蘭娟是著名的傳染病學家,她長期耕耘在傳染病教學、科研、臨床一線。面對SARS、H7N9、新冠肺炎等多次突發傳染病威脅,深入一線,為國家成功應對各種傳染病,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更屢獲殊榮。是次報告主要介紹和分享疫情防控、臨床救治和科技攻關的成果及經驗,包括疫情防控體系、救治能力與新技術和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她指出,常態化防控背景下,秋冬季應堅持早發現、早隔離及早治療,發熱患者常態化監測,按照“戰備”模式,“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加強重點場所定期核酸檢測,繼續加強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以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等。

我國疫苗效果不錯

在發問互動環境,現場的學生踴躍發問,有大學生關注到疫苗的最新情況。李蘭娟表示,現時我國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第一期主要是研究其安全性,第二期則是有效性。由於國外的染病人數較多,為此試驗正在外國進行。她指出,我國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功能不錯。

邵漢彬致詞稱,“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是該會的品牌活動,以推動科學知識,宣揚科學家精神,鞏固澳門青年愛國愛澳為目標。講座歷年來已邀請了超過六十位著名華人院士、科學家及專家學者來澳演講。

2020-11-30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5513.html 1 “四早”抗疫防輸入蔓延 /enpproperty-->